|
* H& E. k, e7 |9 _% e% a
四、和声分析
" F2 ^& k9 g* f m7 @# k9 Y( H% s2 G9 L' F% ?' }5 d
和声学习中的写作训练必须与分析结合进行。四声部写作中所沿用的那些技术“规范”,都是从一定历史时期大量成功作品的和声经验总结出来的。真正有实践意义的和声技巧总是存在于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中。8 @4 H) ^2 k I0 p
0 h3 `# ]; V4 \/ L" [ 只有通过正确有效的和声分析,才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对于不以作曲为主要目标的和声学习者来说,和声分析甚至应当是他们进行锻炼、提高和声理解能力的基本途径。
& A' Y% }4 t4 U8 F& A& V) l
0 w, c9 V7 B6 [$ G+ C- y4 \3 t9 n% Z 怎样才能使和声分析做到正确有效?关键是要解决对这一课题的认识和方法论的问题。从思维活动的具体形式来看,和声分析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 }2 K+ _1 y# Y) |' k
$ M Z. [8 b; }$ X7 @2 t 第一个层次是和声材料的分析,主要解决对和弦、和弦外音及调式、调性的识别问题;
- W* h8 K+ L6 x# j: X: D
* P& E- q8 ^- K: L% L, U 第二个层次是和声语义的分析,要求从和声材料的连接中去领悟其序进逻辑,并尽力揭示出和声在音乐结构和表现方面的意义;
6 F0 p7 j" K; N8 Z6 I6 V: l
3 M: Z/ \0 [, h; H 第三个层次是和声风格的分析,这需要联系更多的作品、作曲家的个性及艺术思潮等广泛领域进行比较和研究,从而得出对某一作品、作曲家或艺术派别和声风格的认识。
; U- C7 ^$ A) w! K
8 w! e6 d, g- ]! Y' R- S3 i 这三个层次彼此关联而又相互区别。第一个层次是一切和声分析的基础,但它必须向第二、第三个层次发展才具有真正的意义;第三个层次属于专题研究范畴,一般不作为基础和声学习的重点,但在风格观念指导下的“材料”或“语义”分析总是效益倍增的,凡是有条件的学习者都应当在提高和声风格的理解力方面多下功夫。
% Y. y3 S. u1 o# W* u- O9 j4 h
b4 |$ d; C: i! r 五、键盘练习& y' ]9 ?" e4 a4 d
( [) r$ O# J$ x1 t" Z7 i, \
本教程的键盘练习,除了有增加和声感性经验的目的之外,还负有培养键盘即兴配和声能力的使命。所以,习题的设计,将尽量避免四部和声在键盘上的简单重复,而力求探索键盘化的四部和声。这就是说,如何将四声部写作中学得的一些最简单、最典型的和声语言,转化为适合于键盘乐器演奏的音乐织体,将始终是本教程键盘练习的中心课题。$ S' N$ F j) u4 s' c' E! |
+ F/ Z5 G" S& i8 l. U- y$ k# o9 a
能否寻求一条撇开四部和声习作而直接进入键盘和声实践的捷径?简单化地否定这种改善教学程序的良好愿望也许是不妥的。不过,许多成功的和声教学经验业已表明:培养在键盘上即兴配和声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和声基础,而四部和声的写作训练则是奠定这个基础不可缺少的一环。将四部和声习作改编为各种键盘织体的练习,确是和声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教程的键盘练习与和声理论的学习同步进行。它考虑到了键盘乐器的特点、手的局限、即兴演奏的简易性要求以及初学者掌握各种键盘织体的循序渐进规律等多方面的问题,希望有条件的学习者都能在键盘上完成每一课所规定的练习。技能的获得与提高,往往是靠千百次地简单重复来实现的。在键盘上即兴配和声的能力,只有在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中,才能得到长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