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9|回复: 0

[签约诗人]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

[复制链接]
塘沽啦123 发表于 2016-10-26 14: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的比较鉴赏命题形式仍将是各省市高考命题的趋势,而且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六类:



一、比较情感的表达




主要指比较抒情手法的异同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要鉴赏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白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然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一般情况下,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包括:




“忧国伤时”




“建功立业”




“人生感慨”




“思乡怀人”




“离愁别绪”




“咏史怀古”




“边塞征战”




“隐逸闲居”




“讽喻时世”




“闺怨哀愁”




“生活杂感”




“托物言志”




等方面。




  【例1】2006年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二、比较字词的锤炼




鉴赏诗歌字词的锤炼,首先是鉴赏诗眼,然后是鉴赏用得极为精当的动词、形容词和词性活用现象以及一些虚词。




【例2】2006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楚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寂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用“对”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三、比较形象的选用




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指的是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其中又以分析自然景物形象为重点。自然景物形象是诗人抒情的载体。诗人常将思想感情融入自然景物形象中,便形成了意象。




  【例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答:严诗用了象征手法。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服务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四、比较技巧的分析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四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另一种是间接抒情。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衬托、对比、象征、虚实、烘托、渲染、铺垫、用典、讽喻、联想和想象等。




表达方式指抒情、议论、描写、记叙、说明等五种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除教学大纲规定的八种修辞格外,古诗中还常用双关、叠词、顶针、借代、互文等修辞。




  【例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2006年湖南卷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答:前句以梨蕊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说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五、比较意境的营造




意境,指的是“意”和“境”的统一。“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境”是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事物和环境。




抒情诗十分讲究营造意境,讲求情与景,意和境的相融为一,和谐统一。




古人谈境界有所谓“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之说。




“有我之境”就是一切事物都染上“我”的主观情感,营造出一种天地万物与“我”同悲喜的氛围,这是古典诗词常追求的意境。




“无我之境”是一种纯客观性的描写,天地万物、山川草木、写景状物、力求自然。




其实,在力求自然的过程中,作者的主观情感不自主地融入到笔下的万物中,何尝又不是一种“有我之境”呢?




  【例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日来。
云间连下塌,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逢中遇救,回舟江陵,南游岳阳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日。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优美。




②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回答要具体。




例如只答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明确:




(步骤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③)表现了诗人结束了颠沛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主要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方法三大类。




答题步骤:




①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hè):驼毛制的上衣。阑干:纵横错落的样子。这两句是说,露水浸湿了外衣,寒气袭人;星斗横斜下沉,天将要亮了。




  此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明确:




(步骤①)主要采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②)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流露出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




  三、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术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含蓄委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①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明确:




(步骤①)此诗的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步骤②)“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③)自然贴切地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四、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答题步骤:




①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明确:




(步骤①)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②)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蒙眬,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③)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离别的酸楚。




  五、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或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②从该词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2002年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明确:




(步骤①)“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抒发思乡之情的。




(步骤②)这种思乡之情是由“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21 05:34 , Processed in 0.03928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