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esterPn 于 2016-10-23 22:18 编辑 ( C: f4 ~* w* J8 O/ g& U
8 w) T: b, c$ i+ R) m
经常唱现场的歌手通常会干一个事情,那就是第一段的时候小点声唱着,然后逐渐放开音量,等到最后的时候,以期达到最大的情感张力。但是,这种做法对于录音室的人来说,确实相当危险的。因为在录音室,纯粹的音量变化的表现力,和现场相差非常多。9 q7 G2 e8 \. Y( ~/ d- |) [" M
要解释这种表现力变化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录音混音师最常用的效果器之一的压缩/限制器了。关于压缩/限制器最简单而且并不太严谨的解释方法是,它们两个的综合使用使得人声最大的音量得到控制,最小的音量变大了。这里面有个道理,就是同样的音乐,音量越大越好听。
/ w N& \$ x/ ^* H# k& x' m
3 V. j5 q8 V9 f1 K4 p0 F" n
6 f1 a# N" a+ G- l4 } 相对来说,录音室歌手的作品的情感表现力,更多的是来自于音色,口气等也更为细致,这其中的音色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音色的基础是气息,发声位置和共鸣,气息共鸣在现场会更多体现在对音量的影响上,气息好的歌手音量会很大,而在录音室,气息好的歌手声音音色听起来更加立体更加宽。
7 ^" _1 }3 \) I" [1 A4 A V 简单说完音色的变化以后,最后说说咬字的问题.对于中文歌尤其是所谓的"大流行"非常强调歌词的表达,在现场的大混响大空间下,再加上我们通常不舍得买最好位置的票,歌手的咬字通常听不太清楚,稍微大一点的演唱会,甚至会感觉有走音现象。但是录音室作品的听音环境通常好于演唱会,人的唇齿音会被清晰的放大。
, U# d8 d6 p" Q 最后的最后,小编认为一个好的歌手最终应该是录音室与现场都通吃的,必须将音色的控制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