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柯辉的乐评主要针对古典音乐,他不仅做文字乐评,也在音乐广播节目做嘉宾。文字乐评既有字数限制,又要照顾读者阅读理解能力。
q. T6 w" W6 _+ L5 ]9 v6 [
2 p. y; Q* B4 v' m 他不高,微胖。提起音乐,便会侃侃而谈。他便是华裔乐评人兼现任中国瓦格纳协会秘书长——柯辉。
8 z) u. N; _" I" R0 w( e: c
) P0 C( R+ ^- g7 @. r 两位导师的音乐启蒙
. k! M2 ~& h5 w- B" U1 B
1 E# w% h4 O# v# c4 {, U 「要做好乐评人,不仅要热爱音乐,还要有音乐底子」,做了多年自由音乐撰稿人的柯辉这样总结。
( K, ^' ^! f6 |" B0 ^( o: s) ?; ]7 a8 [* p% w
柯辉出生于1969年,六七岁便开始学钢琴。柯辉十几岁时,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位人生导师出现了。一位是叶圣陶的孙子——诗人叶三午,他热爱音乐,收藏有几百盒从音乐学院数据室翻录的磁带。柯辉每周定期去叶家参加沙龙活动,叶老会教他听音乐,了解文学和京剧。1988年,叶老的病逝对柯辉打击很大,叶老曾让柯辉「感受到音乐感性的东西。」* a$ ]4 r* t v9 n# `. M) q
: ?' k6 `: s4 D1 _7 ?
音乐学家缪天瑞则让柯辉对音乐有了理性的认识。1989年,经老师推荐,柯辉成为90多岁的缪天瑞的助手,辅助缪老编撰《中国音乐词典》和《音乐百科词典》。那段时间,柯辉负责西洋乐部份,阅读了大量音乐书籍。词典完成时,柯辉的名字被署在字典上。「谬老把很多精髓告诉了我,使我对音乐有了系统性的理解,让我明白音乐需要严谨。」柯辉回忆道。
! l7 V8 ~! |7 D5 u& c" [9 `
/ h6 ^4 o, ]% I0 H8 o 1990年,柯辉21岁,去了澳洲。他没有学音乐,而是攻读了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定居悉尼,并开始经营一家家居店。2001年因国内父母年事已高,柯辉便关了店,回到北京。回国后,他拒绝了国内多家家居厂的聘请,打算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柯辉和太太在北京郊区开钢琴培训班,以保证经济来源。柯辉认为,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学音乐,这是对音乐的普及。「通过交流我可以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并想办法让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z) L) ~2 S+ Z+ M/ B3 E/ X- O, F F. m' }# t9 }& n/ O" ]
「做自己喜欢的事」: @+ q3 X4 ]7 k
1 D& k, V/ q5 R% N: J% ~. S& Q 柯辉每周用空出来的时间做乐评。他希望将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传递给其他人。当时内地乐评界流行一套传统的苏联模式,但这种体系「太虚幻,没讲到实际的东西,跟现在世界的乐评界不搭」。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乐评人应当热爱音乐,懂得乐器、乐谱和乐理,这样才能不断往上走。
) A3 |4 k) v1 _4 }3 z
8 X* P: }! Q }! Z2 W4 x) a3 l! c" f% x 国家大剧院开馆后演出、讲座和节目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柯辉。
* G' ~2 X; I, k/ s
4 K, [) Z% u2 E 柯辉的乐评主要针对古典音乐,他不仅做文字乐评,也在音乐广播节目做嘉宾。文字乐评既有字数限制,又要照顾读者阅读理解能力。与之相比,柯辉更喜欢即兴的广播式乐评,因为「很多灵感来源于音乐对人的刺激或信息传递」。/ r R( b% g8 ^/ l' `( g
- q K* o, q- Y* Y. S% Q, d6 s Q
对于音乐欣赏,柯辉认为「人人都是乐民,不应设门坎,分专业与非专业,音乐就是自己的感受。」他表示音乐会曲目的安排,有时是让人带?考古性心理去听不熟悉的曲子,进而重新完整地认识作曲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