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比特率问题 / }- k& V1 s0 y" U( [- `2 Q0 t3 v5 Z0 w4 ~* H. R
 + e6 Z/ T* c9 H( b0 |2 r
 / \) ?; p5 p, Y2 `
 数字信号的比特率影响音频的分辨率和动态范围。每增加一个比特都可以为音频信号提升一定倍数的分辨率。不同的效果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一段4bit的音频信号可以提供16次的音频解析检索,这有点像磁带机的感觉。8bit的话是256次,16bit是65536次,而24bit则提供了惊人的16777216次!这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超高音质的标准。) ~' B! f" X! r9 {# d+ w
 
 . V0 n( w) b/ t8 k0 c# N+ D( t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的音轨最好质量是在24bit,我们可以将音轨转换成16bit用于刻录CD或导成MP3。无论那种解析度,都要求我们要使用较为“保守”的音量去录制(详见上期第一条),这样同时还能使录制的音频具有很好的解析度和动态范围。如果你有有一套24bit的录音系统,然后录制的音频音量在-18dB,那么你仍然富裕出21bit的动态空间(每比特占有6dB的动态空间),并拥有2097152次的解析。这是非常棒的音频质量。
 ( _$ ]: L# z* m8 t3 h5 ~+ T4 ~' Q' [, M6 s& }
 四、注意插件增益+ V" y2 |& m  p5 v# z
 ; n) ^9 o, D* L7 _7 b5 q
 在音轨处插入均衡、压缩等等其它插件效果器是很简单的。然而要注意,有些小的插件软件程序能够改变音频信号的增益和音量,它们经常会将音频带入峰值,给缩混带来困难。仔细在监测仪上检查每个插件,确保它们不会带来过载。在插件上提升过多的增益,也会迫使你在后期缩混的时候,不得不下拉音轨的推子,这样的增益是不好的,它会降低你的音频质量。- c# H/ N+ x% h
 - j( X; a2 X- R' m1 y5 U" |
 五、选择你需要的音染
 $ B, S; m3 \* h' y, F2 D2 E$ C) K3 j; c  e4 k$ K
 模拟磁带和模拟电路处理器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你录制的音频信号造成音染,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现在,我们拥有大量模拟这种音染效果的软件,可以再度塑造出这些硬件设备的声音,你可以选择使用某一款效果器,来为你的音频加入一些模拟电路式的声音效果,这非常实用。比如,录制架子鼓的音频部分经常会选用一些模拟磁带或模拟电路压缩效果器的方式,来对其音频进行染色。不过,如果你想得到精致的原声吉他音色的话,那么高度的染色处理可能并不是太适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