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台湾人,但他是重庆的女婿;他还是重庆的“荣誉市民”:他常居于重庆,后来定居在重庆璧山。# ` V& J7 E6 @+ O9 |3 q; j: [
1 M0 S& h% p( L; l
T) P2 O, b9 ?* H1 b1 k
他就是庄奴。1 U) q, ?8 q8 F) u, q
: @. Y& o. k2 C, G, I9 c; g
他九十余年的人生里笔耕不辍,留下三千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1 h5 v, ^( P6 d+ b) C2 Q* Z R
; s$ V3 J. r- ]3 @! N
他生于北京,盛名于台湾,将晚年生活留给了他的第二故乡——重庆;" s" i; |( }2 F1 n, L
) [! N- j# Q( Y! J$ [& k 他当过记者、演过话剧、最后却在音乐创作上才华尽展……5 q5 b5 N2 O! x/ V$ S0 J
/ Y g i* u4 u8 o" Z, j' ?" O 忘不了,甜蜜蜜,垄上行。丝丝小雨里,几时再见,小城故事。' S& M# P4 r j' c, V4 L) [8 ?( j
! V) I* j+ Q( K' j( O/ W4 `$ x" o/ G 今天凌晨,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获得消息,我国华语歌曲“词坛泰斗”庄奴在重庆与世长辞,享年95岁。
! l( ^1 D) P% c; D1 |' w9 ]2 {1 N$ ~% o
庄奴今日凌晨重庆逝世
6 z3 o2 R/ w: u
! X: M* r5 X9 m' O U/ E& C, } 据了解,今日凌晨,在重医附一院,庄老逝世。" a/ n" ^& ^0 Y! h' l7 x
6 P0 V1 I( b9 z7 P 今天重庆天空下着小雨,似乎也在为一位艺术家的离开落泪。1 B8 S" G) W( L0 D3 r, i2 X \$ a
6 g1 d1 k' l. Z! g5 M$ ] 庄老的灵堂设在沙坪坝新桥安乐堂。2 L6 ?/ a' [8 {, W" F( b
" d8 `' C3 o+ z# m4 t2 G “我天生就是个写歌的,偶然入行,终身如此。”, Y: T- n+ n2 c* C7 @. p- ~, q: T
9 l" {3 {+ e4 Z! k8 F2 m 1921年出生在北京的庄奴原名王景義,许多人都觉得,他是在晚年因为太太是重庆人,才来到重庆定居。鲜有人知晓,早在7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里,庄奴就曾经来过重庆,并在这里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抗日救亡活动。
. B; [$ ~0 Q0 B& l
7 `4 k5 Y7 l8 J5 y, p 1941年,当时二十岁的庄奴考取中华新闻学院,后又到大后方参加抗日,身染重疾靠中草药幸运治愈,报考空军飞行员因身体太弱被调到地勤,先到重庆铜梁县训练三个月,后转到成都学校上课。
$ h0 `4 w6 q! t( D' a" r+ H
9 s6 r5 w' S2 K- s; ~6 ~. d& w+ S { “那时是流亡学生,一腔热血,一心报国,恨日本人啊,谁知还没毕业,抗战就胜利了。”庄奴生前说。" m( k$ H' N) J
b# ], f' }' |9 E# Z2 H9 u. w
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庄奴依然清楚记得和其他青年们一起合唱《游击队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的激情场景。9 b1 E. s( a8 w' g2 W4 A$ b
* w* V& t" ^( u" W/ ~ 庄奴说,人生如梦,抗日救国梦没能实现,却与亲人海峡相隔,这也铺就了后来他走上写歌这条路,因为太多情愫需要表达。9 S" T' j: c/ W9 S
- r+ Z# U' v/ J5 I9 b* {9 r0 p 到台湾后,庄奴先在报社做记者和编辑,还参演过话剧,可就连他自己也没料到,一次闲暇时光里所写下的《绿岛小夜曲》,却让他以词人的身份一夜成名,并为此笔耕不辍了五十余载。
9 K' S! v+ R6 \2 ~6 b d
; H. P! v2 A(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