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次海峡两岸合唱节上,泰雅之声合唱团演唱的《泰雅之歌》《山海欢唱》《天乌乌》《太阳颂歌》等歌曲,都改编自台湾传统民谣。“在这些优美的古调里,蕴藏着台湾少数民族乐于分享且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陈智明说,组团4年以来,泰雅之声的团员们在音乐中寻找到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乐趣,回到学校后,大家又纷纷将自己的所得传授给学生们,这也促使更多的孩子投入了音乐的怀抱。3 p- S+ k$ g! Z. k( E
4 U) d7 `4 o0 b0 C. W3 R7 ~ 来到大陆参加合唱节,给陈智明和他的团员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大陆合唱团高超的演唱技巧,还有多元的歌曲风格。“台湾少数民族音乐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毕竟种类有限。大陆地大物博、民族多样,像《羊角花开》《月亮今晚要出嫁》这样的歌曲在台湾绝难听到,令我们眼界大开,对我们未来的创作表演也大有裨益。”陈智明表示。
" s4 y, w7 J8 P7 p
; l5 l1 j. H% p$ V/ x “即兴与严谨并无高下之分”
7 H, @/ g# y% W5 |6 _, \2 F+ h# e* k! v* a5 E4 |
泰雅之声合唱团以及与它一同来到福州长乐参加海峡两岸合唱节的台东大学音乐系合唱团、台中市大墩合唱团、桃园市星颖合唱团,都令河南省教师合唱团指挥周保全教授深感震撼。“他们在演唱时的自信与灵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周保全介绍,河南省教师合唱团由省内各类学校一线教师组成,成立于2011年,以开展学校合唱活动、展示教师风采为己任。“相对而言,大陆的合唱团专业性更强一些,大多数团员都是科班出身,在技术方面漏洞较少。”周保全表示,“台湾的合唱团虽然专业性相对较弱,但他们的表演更能体现出一种对音乐单纯的热爱。”+ E a1 l) O+ Z) C* @9 a7 S
. j% `3 \$ c3 O' b 从演唱曲目就能发现两岸合唱团的差异。泰雅之声合唱团选取的歌曲全部是浓郁的民谣风,仿佛每次演出都能生发出新的音符与节奏;河南省教师合唱团选择的歌曲大多是歌剧选段或艺术歌曲,严丝合缝的演唱规整而完美。周保全认为两种风格没有高下之分:“再优秀的合唱团也有自己的弱点,再平凡的合唱团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大家应当在切磋交流中取长补短。”周保全坦言,海峡两岸合唱节举办九届以来,合唱团之间的水平差距越来越小,这正是合唱节最大的价值。
* t9 J8 `! I# `0 E) S" `2 w) I& W. B- ~
9年来,来自河南的合唱团从未缺席过海峡两岸合唱节,且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在周保全看来,成绩与荣誉都是次要的,合唱节对国内合唱文化氛围的培育,才更为重要。“从艺术教育的角度而言,合唱的功能不言而喻,它不仅蕴含着艺术的美好,更彰显着爱与奉献的正能量。”周保全说。
" K {) ], z( P+ w' l$ i9 n8 u2 u+ E3 I; T2 `
台湾新竹县泰雅之声合唱团演唱
' @& h. c8 }& k! ~% n9 ^) Z. K3 t( Q+ l$ k( u* y
“熬过山穷水尽,便是柳暗花明”+ d2 V9 f; F1 R
" z0 H4 y j* U
台湾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协会理事长、指挥家、作曲家郭孟雍总是说:“海峡两岸合唱节就像我们自己孕育出来的孩子。”他有资格这样说,因为如果不是他与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福州市政府的同仁们多年来的努力坚持,海峡两岸合唱节根本无法绽放出如今这样灿烂的花朵。
( c. U8 @ B9 K" w8 x3 G7 b k5 W; Q, M; Z! W/ C. X
郭孟雍至今仍记得, 2009年在台中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时的情景:“毫不夸张地说,那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郭孟雍说,当时最大的困难在于缺少资金与资源,“台湾地方政府对于文化艺术的支持力度远没有大陆方面这么大,活动资金主要来自企业赞助和社会捐赠。”郭孟雍回忆道,“当时一共有600多人到台中参加合唱节,我们要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联络场地、安排食宿交通,真有种四面楚歌的感觉。”所幸的是,在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福州市政府等的共同扶持下,大家咬紧牙关,终于挺了过来,合唱节也逐渐走上正轨。“现在海峡两岸合唱节已经被打造成为知名品牌,每年都有这么多喜欢唱歌的朋友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欢聚一堂,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郭孟雍感慨说。. b8 E8 l, J# j0 G- D
4 s. T7 G2 Y' m, J
虽然大陆和台湾同宗同源,但由于社会背景的差别,两岸合唱艺术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郭孟雍还记得,第一届比赛时,大陆与台湾合唱团演唱的曲目泾渭分明,但如今已经趋于融合:“双方在交流中不断理解共融,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 B% A; B) E$ S2 n' S1 T" Y1 W# f# H8 p8 s: W' a' {6 z2 l6 j
“为了艺术,为了爱”
1 g, T9 Q( e( d% w! D# G6 C% r9 R0 P' p. r5 \( t
海峡两岸合唱节主题歌《是爱把希望打开》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为了艺术,为了爱”。在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看来,这正是合唱节一直以来恪守的宗旨。“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同脉,直入人心的合唱艺术能够潜移默化地发挥情感联通的功能。”韩新安认为,艺术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它有别于商贸协议、经济合作,更像一种“手拉手”的情感关系,给人们以更为持久和深远的影响。“合唱交流是以歌为媒、以歌会友,在同台交流的过程中,两岸人民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彼此,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在剧场还是在草坪,那些和谐美妙的歌声总是令人深深感受到两岸人民亲如一家的情感联系。”韩新安说。
* K1 [# H3 U3 [. z: W( |
7 V* }% U5 e# |4 \, ~ “海峡两岸合唱节是两岸青年人心灵沟通的桥梁,有助于两岸青年回顾传统、展望未来。”中国音协主席、本次合唱节评委会主任叶小钢发现,台湾合唱团的青年们对于歌唱艺术、团结互助、两岸融合的态度与观点,跟大陆青年是完全相同的。“合唱节能够有效地促进两岸音乐创作、表演和教育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可谓功莫大焉。”叶小钢表示。
& N+ Z0 Q3 X! t. y( {1 r% l( y, G/ R- F9 C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