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弦上秧歌》这首作品中,唢呐的运用也体现了不可替代的显性地位。它多次以独奏的形式出现,使得音乐形象和意境的塑造更加“形似”和“神似”,拉近了观众的听觉亲和力,同时又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慢板部分唢呐第一次独奏的主题,材料来自于东北著名的民歌小调《柳青娘》,配合东北大G调唢呐的吹奏,让人们在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的同时,不由的被这种婉约的心灵独白所打动。这种对中国传统旋律语言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虽然使听众感受到更多的是创作的成分,但仍能感受到浓烈的地方特色。与唢呐这种纯美的歌唱性旋律相比,305小节处,所有唢呐声部的齐奏是人类发自心底的朝天呐喊。这种接近于狂野的剧烈动态,是生存力与自信力的融合,是对苦难的豁达与超越。它如同野生天成,带着荒野的神秘和泥土的力量,充分显示了野性的挚爱给人以心灵的颤动。+ G$ P7 A3 S3 ?1 S6 y
4 S9 u; p1 ~! G8 i l& o' v
《弦上秧歌》的创作正值我人生的转折点——即将走出校门,迈向社会的过度时期。因此创作时思想极为纠结。从本科到博士历时十一年的学习经历,使得我们对现代作曲技法及先锋的美学理念深信不疑并急于想展示所学。但内心又常常自问,先锋的技术手段和曲高和寡的艺术追求是自己内心想表达的完美吗?那么,如何将自己所学的技术理论与心中所追求的美好音乐相结合,如何在体现理性逻辑思维、高超的技术手段的基础上,追求感性的最大化、听觉的最优化呢?经过《弦上秧歌》这首作品的创作,我最深的体会是:要通过学习和探索传统民族音乐和现代作曲技法的结合点,寻找个性化的音乐语言,追求音乐的思想深度和情感依托。《弦上秧歌》试图去寻找一种抽象但却生动、深邃但却浪漫、古朴但却唯美的音乐语言,并试图用这样独特的表现手法去表达标题所体现的那样一种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