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得音乐与舞蹈、文学完美结合是创作中的一个难点。与错位的隐喻相对,该剧音乐的创作也呈现出反差美学观念。一端是全盘摒弃了古琴、萧、笛等中国传统乐器,转向对现代环境音效的青睐;另一端转而对以笛、胡琴、三弦传统伴奏形式的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曲牌唱段的完整截取。; \' \) m. u. v/ H# T+ `2 ?
- g. u) F8 s4 j6 c$ D% a2 @$ K 剧场性观赏的无限可能性与写实派的生活表现观念截然不同。幻想,从来都是在现实生活之外天马行空。打破传统,突破不同以往的文化认知,也许是艺术家与生俱来的天性。然而,“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是因为它是艺术”。从这个层面看来,《从前有个山》算不上一次非常成功的创作尝试,但却真实地映射出当下舞台艺术创作的观念变化。 7 ?6 H- i9 F5 c$ ~ t* w, K5 H, c' _) N2 R7 A) f
“观念是艺术的发动机”,融合了多媒体视觉效果和先锋戏剧元素的舞台表现方式为我们重新解读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当然我们更感兴趣的是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观念问题。因为古典诗歌属于过去,而艺术观念却映射当代。透过创作我们得以了解当代艺术家的思想状态及其文化观念,这也是我们还愿意走进剧场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