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50|回复: 1

[名家特写] 足尖旋律 随性跳跃

[复制链接]

4944

积分

12

听众

2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944
玫瑰云玫瑰 发表于 2016-9-30 07: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纪念苏联伟大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1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9月3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了一场以“足尖上的旋律”为题的专场音乐会。肖斯塔科维奇的五首《芭蕾组曲》风格迥异、每一个段落均选自他的其他几部作品之中,既有芭蕾音乐也有电影配乐,且在组曲选材的时候也没有按照原作的顺序,而是按照组曲的需要重新编排起来。此次演出的是前三首,且为中国大陆首演。另外还与特邀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合作德沃夏克代表作之一《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3 o* P! D8 [/ p! G7 I# Q% F
% u* K6 r( g0 s7 g2 ^$ I7 s4 K  就整场音乐会来说,上下半场的开场效果都欠佳。上半场一直到大提琴协奏曲的末乐章才慢慢渐入佳境,随后大提琴的加演仿佛才是上半场的主菜。下半场接近最后的加洛普终曲才让笔者感受到些许芭蕾组曲的魅力。就单一首作品来说,每一首/乐章的开始也都过于草率。例如《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一乐章(快板),速度起得较慢造成动力感不足。拖沓黏糊的木管和弦乐动机,使b小调本该有的阴郁冷峻的色彩——音乐史上众多的b小调代表作似乎也赋予了这个调性不少神秘意味——消失殆尽。1 B% ?# Z" b  |; A
. {  V( y1 L, i/ |, e& _/ T
  芭蕾组曲里多为舞蹈性极强的三拍子华尔兹,和快速甚至急速跳跃的波尔卡和加洛普。在这类舞曲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无非是强烈的节奏感。在这场音乐会中,负责节奏音型的弦乐声部,与负责旋律的木管铜管(尤其老肖极爱使用的颇富爵士风情的小号长号)声部,及凸显俄罗斯民间舞曲风格的打击乐声部,三者的默契度尚需磨合,这使得整个团体一度缺失齐心协力同进同退的凝聚力。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44

积分

12

听众

2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944
 楼主| 玫瑰云玫瑰 发表于 2016-9-30 07: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整场音乐会乐曲之间的风格区别不大,转调和变化音和弦都稍显轻率,没有给予充足的过渡时间去承载纠结饱满的和声效果等等,体现出乐队各声部对于驾驭作品还略显生疏。弦乐自始至终都很“安逸”,作为伴奏时有些噤若寒蝉,不敢有大动作;需要推动情绪时却也难以听到它们积极的音色。管乐偶尔有些音色上的生硬和音量上的失调,尤其在协奏曲里与大提琴的交织中显得有些喧宾夺主。大提琴作为主奏应该被给予更多的具有整体感的交流和支持。8 g( o+ l; ~  q0 i5 @  c* U
: E7 P2 L% L) `  `  Z4 z
  加演环节将第一首《芭蕾组曲》中的第五首圆舞曲再次演绎,指挥邀请一位身着黑色长裙颇有气质的台下观众上台即兴舞蹈,最后才向观众们揭晓,这位神秘人物原来是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演员朱妍。这大约才是本场演出最大的亮点。# ]+ l! J6 F3 _9 T2 C% V3 m, j
6 t- g6 i: N" Q4 Q' A0 L) S" w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23 05:20 , Processed in 0.16791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