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为期三周的激烈角逐,首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落幕。日本选手木岛真优摘得比赛第一名,获得1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95后中国选手柳鸣获得第六名。除了选手们高超的演奏技艺之外,该项赛事有许多看点让观众津津乐道。
2 ^% C. i$ u/ [2 n0 f
- A* | W& a t( G' ~ 曲目难度 大7 ^" Y. Q% {+ K$ A! E% H9 c
. h' t8 |4 _0 G
本届比赛曲目难度非常大——选手要在第一轮完成两首帕格尼尼随想曲、伊萨伊及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半决赛加入了室内乐合作,分为三大环节:钢琴三重奏、中国作品及奏鸣曲、与室内乐团合作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其中华彩部分需要自创,不能使用传统的华彩);决赛中要演奏一首炫技曲目和一首协奏曲。每位选手在参赛之前都要准备长达4小时的曲目量,这是同类国际赛事少有的。通过这样的赛程设置,选手综合的音乐素养得以全面展现在评委和听众面前。选手的高水平不仅体现在技巧上,更体现在创新能力和对不同风格作品的诠释上,这使得进入决赛的6位选手难分伯仲,让最后的对决扣人心弦、精彩迭出。% z; u7 h) P; G
" O) r, |+ H3 i! c; i( m, f “我参加过不少比赛,感觉这次比赛的每一位选手都具备了非同一般的高水准,因此,除了曲目量很大之外,整个比赛艰难,对我来说,能进入决赛已经是很大的成功。”获得第四名的德国选手斯特凡-塔哈哈的自创华彩融入了《梁祝》和《春节序曲》的中国音乐元素,惊艳了全场。他表示,要成为完整的音乐家,室内乐非常重要,因此,这个比赛设置的室内乐环节非常有意义。
, H( m0 I! |; I+ [& @
& Y! n) n) p, @- ~; p 评委会联合主席徐惟聆认为,比赛更看重选手的综合素质及其对音乐的领悟力,此次比赛,选手们让所有观众听到了最高水准的演奏,现场表现出很高的音乐才能,完全可以和其他国际比赛相媲美。“从选手身上可以感受到世界各个小提琴学派的不同风格,有的细腻敏感,有的大气厚重。”徐惟聆总结,中国选手的表现不俗,可以看出国内的小提琴教学水平提升了很多,尤其在技术方面一点也不差,但在对音乐的整体把握以及舞台表现力方面还需要提高。/ E$ E5 Z8 \, {. P
5 ` C q) s. Q8 I; c+ n7 n
评委会联合主席大卫-斯特恩说:“我相信这届比赛将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一笔,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上海正在制定音乐的国际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