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项全新诞生的音乐比赛在国内落下帷幕。这一国际比赛异军突起,彰显了中国国力和软实力的双重提升。媒体在盛赞这一比赛中自然也不惜笔墨,毫不吝啬。甚至有个别的媒体,包括电视新闻和报纸,都在标题里用上了“顶级”的称谓。比如某家报纸,标题便出现了“全球顶级赛事规定动作”,形容该赛事。 . m. U% z& S: Q1 O* t3 }; @ 5 M, d' H5 d# r 如此提法并无过错,但欠妥当。诚然,衡量一个比赛是否顶级有多种标准。在一些可以量化可以唾手可得的标准里,首先便是评委的构成,其次是奖金的设置,然后是比赛的组织和赛程规划,还有是全球媒体的报道力度包括在线直播,最后便是比赛的公正透明。从这方面来讲,这项比赛都想到做到,而且权威期刊也对比赛做了连篇累牍的在线图文报道。从这方面讲,这项比赛的规格和起点很高。这有点像一家五星级酒店,从设计、营造到开业,都以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执行。& d C4 ~8 q6 ]% Z( @9 G
( u3 G h6 B# x9 A$ |
然而,媒体人在报道比赛时应当意识到,还有一些无法量化的衡量比赛是否顶级的标准。这里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历史遗产。一个鲜明的例子便是音乐节。尽管萨尔茨堡音乐节早已不是出场费最高,预算最高和上座率最高的音乐节,但萨尔茨堡还是荣居全球音乐节冠顶的无冕地位,因为其丰厚的历史和成因更为重要。音乐节由麦克斯-莱因哈特、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于1920年建立于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摧残的奥地利,出于用艺术愈合创伤的高尚情操。在近百年的历程中,音乐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底蕴,历代名家到访和首演,才造就了今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顶级”的很大一方面,通俗的说法便是来自“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