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音乐编曲配乐知识笔记
, f) q1 W( L- p( U& z' ~ o6 p1 j: g0 S+ J6 \, g) T u
1.编曲就像建房⼦子。⻉贝司构筑⾳音乐的地基,然后⽤用⿎鼓勾画出⾳音乐的主干架构,⽤用和声乐器来填充四周的“墙壁”,最后⽤用主奏乐器进⾏行整个⾳音乐的“封顶”。
T9 V5 p* \5 H- m3 e( L
/ ]# V' G8 K2 h# ?; g 2.⻉贝司发声速度⽐比其它乐器慢,不能演奏过于密集的旋律,同时发出的复⾳音数不能太多,否则会造成低声部混乱。
6 c* s. R C" W$ h
8 O- O [6 F7 a$ | 3.⻉贝司在⾳音乐织体中的表现形式" C' o0 X. g w0 W5 u0 W
- w- E6 P# \ M. I* H/ W. W# q
有两种,即“点”与“线”。“点”的形态表现就是⻉贝司以节奏的⽅方式进⾏行演奏,节奏感强,速度快,但旋律的线条感弱;“线”的形态表现形态更突出的是旋律线条。
4 Z1 R8 c: K- h, L |0 A- E2 e1 m1 E. H* d4 O' A. ^+ j0 o; n
4.⻉贝司与⿎鼓织体:
/ W0 ]+ h+ Z$ w! f) h% P+ C' A5 J% }- K" T% q% J2 N. Q
(1)结合式:⻉贝司节奏与底⿎鼓节奏完全重合。这种⽅方式能构成有⼒力,浑厚的低⾳音声部进⾏行。/ ^: Y/ d, [5 c! p; w+ Z- }
M. t9 U# U: c$ [+ [
(2)互答式:原声底⿎鼓的频率点和⻉贝司的频率点不在同⼀一位置上。结合式有效地加强了低频段的丰满度与响度。⻉贝司避开底⿎鼓节奏点,安置在底⿎鼓外的空闲节奏点上,以造成⻉贝司与⿎鼓⼀一问⼀一答的织体效果。
/ F$ u1 `& e' y4 d D! S
. ~7 O# J% p2 P* z0 c* ] (3)交织式:将结合式与交织式结合在⼀一起,成为交织式。需要时将两者结合,时低频段加强,不需要时将两者拆开进⾏行互答,
' V9 n. u0 L( x0 o* ]
$ I9 D3 {( U% ?+ T( _, q 5.⻉贝司的写作要求 \$ m7 P8 N+ M# ?! z2 I4 ?
0 A' f0 W$ M% B Z0 t
(1)⻉贝司总的学作要求是能够得到⼀一个清晰流畅,旋律感强的⻉贝司声部。# a& r! _! v& C! p/ C- O
3 U; q- ^" o8 m (2)从和声的⾓角度来讲,注意处理好⻉贝司⾏行进时的⾳音程关系。⻉贝司是低⾳音乐器,为了使⻉贝司的旋律线条清晰明朗,跳进式的⾳音程关系⽐比级进式的⾳音程关系效果会更好;使⽤用级进时,连续的下⾏行的效果会⽐比上⾏行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