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底至8月初,素有“世界第一弄臣”之誉的男中音歌唱家里奥-努奇再度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演绎威尔第的经典歌剧《弄臣》。这是73岁的里奥-努奇短短五年间第四次造访国家大剧院。大师坦言:“大剧院是我最青睐的舞台,这里的观众热情高涨,在这儿演出让我感到无比的享受!”
5 Z, [. v& {3 V Y: F- N4 [; p2 d }, M/ {" D# Z
里奥-努奇只是大剧院国际“朋友圈”中的一位。细数这些年大剧院铺就的“星光大道”,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殿堂级艺术大师和著名院团都在这里亮过相:阿巴多、西蒙-拉特、杨颂斯、洛林-马泽尔、艾森巴赫、普拉西多-多明戈、何塞-卡雷拉斯、乌戈-德-安纳、强卡洛、诺伊梅尔……从指挥家、歌唱家到演奏家、舞蹈家,从著名导演到顶级舞美设计师,此外还有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等世界名团。( y) Z6 f) q# V" g1 y
$ W" ?' G# L1 }, h
人们不禁要问,成立仅七年的国家大剧院,何以拥有如此魅力,获得众多世界顶级艺术家的垂青?解码其中的奥秘,对于行业发展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D* G- x( n" P. g, f5 [( _ G
高雅定位让艺术家找到归属感
1 V0 d4 ]4 @, q. Z
0 j5 h( H6 ?0 x8 H0 M$ u% w 剧院,从一开始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公共活动的场所,是艺术的殿堂,见证了人类审美意识、人文追求的足迹和科技发展的水平。也正因如此,举凡世界著名的剧院,如科文特花园皇家剧院、斯卡拉歌剧院、巴黎歌剧院、莫斯科大剧院、大都会歌剧院,无不确立起足以体现其国家文明程度和艺术发展水平的高雅定位。0 P, r$ Y, J4 W6 G/ T
+ M# d1 ]2 W+ { 国家大剧院也不例外。自开始运营就明确了坚持高水平、高品位和高雅艺术的定位——不做通俗和流行,不租场子,不做草台班子演出,真诚致力于“歌、乐、舞、剧、戏”的高雅艺术演出。正是“坚持做高雅艺术”的定位,让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先后21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让多明戈世界歌剧声乐大赛首次来到中国,更让举办歌剧节、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北京国际芭蕾舞比赛等活动,成为大剧院长期的保留活动。
* g% n9 g# ?! m- h, j# D4 @. l3 k; g5 A! d9 x0 q
坚持高雅并非易事。在大众娱乐氛围中,人文开始向商业行为妥协,高雅艺术在西方逐渐衰落。2011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董事会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在此前后,又有数个歌剧院在歌剧的诞生之地欧洲相继被迫关门。) a% c& X9 C- m# \* j
( z4 e) t+ H3 v2 I 国家大剧院的高雅艺术定位,让世界各地的剧院和艺术家看到了高雅艺术的希望。短短几年间,无数世界著名艺术家纷至沓来,20个艺术机构与国家大剧院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249家世界知名艺术机构、122个驻华使馆与国家大剧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正如一位国外艺术家所言,“我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找到了归属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