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化、国际化运作打开世界之门( g# X* N; ^& L1 h" U: D& h/ d
% n6 W. b' n0 v f
七年前,大剧院投入运营之初,国际同行及艺术家对它能否成功运转,大都存有疑虑。如今,七年过去了。当人们的目光还停留在它的建筑外观之时,国家大剧院已行走在剧目引进、联合制作和自制的高速路上;当人们还在惊呼“大剧院模式”带来的辉煌成就之时,它已携带剧目走出国门,开始参与“国际联赛”。所有这些,除了得益于“做高雅艺术”的顶层设计,更直接源于有专业化、国际化的运营和管理。目前,大剧院已建立起包括22个部门、100多个科组的组织框架,涵盖演出运营、剧目创作、策划宣传、合作谈判、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 r$ X& ]5 k; e1 C& W7 [
; ]0 L& N7 G) T
一个细节或许能说明大剧院的专业性。2008年,国家大剧院邀请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来演出,在给他的经纪公司OPUS3公司副总裁厄尔-布莱克传真的一份全英文合同中,竟涵盖了艺术家从下飞机到踏上回程飞机期间可能发生的几乎所有细节安排。以致厄尔-布莱克感慨,“和中国打了十几年交道,第一次看到如此专业的合同”。
# k" m0 q5 z# ]- o6 c) R& m) {; t
4 Q& |: Q( G' I) u. n 在演出的策划和排期上,国家大剧院则处处体现出接轨国际的专业素养,往往至少提前两到三年的时间就确定了演出的剧目和艺术家。比如,几乎每年新年档期都会到大剧院演出的伦敦爱乐乐团,2015年1月又将如约而至,而这次演出早在几年前双方就已经敲定,并在2013年就确定了演出的具体排期。这正是国际上通行的惯例。而其秋、夏和新春三个演出季的排档,以及院庆演出周的安排,与国际名团名家的演出档期同步引进剧目的设计,都体现了其国际化的素养。
5 b# z& H) k2 ~) ^% q5 N7 p: R3 w; B8 o+ D' d+ A+ f3 `8 }" W
人性化服务征服了大师的“芳心”
# a+ T0 {4 L$ D; s, I. X; t, Y
+ P5 A/ }$ g0 a) S; ~ 作为国际顶级的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对与世界大师的贴心服务将精细化和人性化的理念贯彻始终。据了解,对每一位到过大剧院的艺术家,大剧院工作人员都会建立他的专属档案,把这位艺术家的喜好憎恶事无巨细地一一记录下来,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 c5 o- R' D0 s6 g
/ C* q) v* ?) n
意大利著名钢琴家波利尼曾一直习惯‘背’着钢琴在世界各地巡演,每一次都千里迢迢、远渡重洋将自己心爱的钢琴进行托运。2009年,他第一次到大剧院,在自己的钢琴和大剧院准备的斯坦威钢琴之间细细比较了一个下午,最终大剧院的“斯坦威”征服了大师的“芳心”。大师在这架钢琴上亲笔签名。之后几年间,这架钢琴也成为他在大剧院的“御用”钢琴。大剧院让波利尼大师改变了一直以来的习惯,“轻装”出行,拥有最好的演出状态。
. v, ^& @ m6 u( n s* {0 L- M! f( @) j
“我们知道哪位艺术家对鲜花过敏,就决不让一朵花出现在化妆间和休息室。”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说,这样的人性化服务,听之莞尔,却正是“中国底色”的最好注解,背后浸透着国家大剧院对服务人员系统化的培训和“马上就办,由我来办”的理念灌输。' N9 F3 w/ \( Y* h B
) ^3 Z" \& I# h7 o( R1 i+ e
一流设施提供圆梦舞台2 R+ `4 p1 W5 i6 E5 h5 Z+ {
* r5 M2 A0 u1 q5 i0 Q 台口有多宽?升降台能抬举多高?转台能否实现快速换景?许多艺术家都非常关注演出场所的舞台设施。0 Q9 B% J4 N- }3 L3 ~" T1 i
) ? l1 j/ R8 ^& y8 _ 在这方面,国家大剧院自建成之日起,就不愧是实现艺术梦想的绝佳舞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剧院,体量达217500平方米,拥有歌剧院、戏剧场、音乐厅、小剧场4个专业演出场所,5个排练厅,90间化妆间,23间琴房。在这个壳体最高达46米的剧院里,有重达330多吨的液压系统,能够支撑起13块升降块和两个升降台,所有舞台设施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无论是《茶花女》舞台上面积达264平方米的巨大镜面,还是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以45度角翘起的“沉船”,都在这个舞台上堪称完美地实现了创作者原初的艺术设想。0 x% s f, U( R* N) [
% {- K: X, G! k, u' x; e& H
刚刚在今年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上带来歌剧《游吟诗人》的国际大导乌戈-德-安纳为了打造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原本打算掷重金从国外聘请专门的舞台机械专家,但大剧院方面却通过考量自身舞台条件,给出了一套“NCPA替换方案”,一方面大大压低了制作成本,一方面也使导演所设想的艺术效果丝毫不打折扣,最终的呈现近乎完美。一向内敛的乌戈导演在首演落幕后激动地在后台跳起了舞,并感慨地说:“是国家大剧院让我完成了艺术梦想!”
# R/ b3 ]2 M* M( [1 q
) ^3 m" X: G4 R) F2 D3 S 可以说,“栽得梧桐引凤凰”是国家大剧院之所以能建立起豪华国际“朋友圈”的最好诠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