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ing Presence的大AB录音
5 [& m: s) k) v0 r$ X( W- Q2 u- j$ Z( I* n& }
差不多和Decca Tree同时代,大洋彼岸的美国佬也想到了类似的录音方式。这就是著名唱片品牌mercury水星的Living Presence系列录音。和Decca Tree一样,这也是一种三支麦克风录音的方式。这种方式来源于传统的AB录音,也就是首先两支麦克风以AB 制式放置,但是距离非常远,一般达到3-5米之巨,这样能够有充分的空间捕捉到交响乐庞大的声场。但是同时也带来中间的声音非常空洞。为了弥补这项缺憾,Living Presence在中央设立了一支补偿麦克风,从而使得中间声音饱满。这种录音方式,带来的是极端温暖华丽的声音,正如同50,60年代繁荣的美国一样,声音饱满动人,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3 w- T9 c; o* t+ F2 [+ i" g9 n% o
* a j6 F9 @( S: n
随着时间的推移,Living Presence的录音方式逐渐被人忘记。其根本原因这种声音太具有美国人的特点。很多录音听起来效果非常好,音染出众。所以乐器就如同被镶上了金边一样显得异常华丽。但是对于严肃的交响乐来说,这样的声音又显得太过个性,有违交响乐的真正含意。因此,到了今日,Decca Tree仍然是主流,而Living Presence只能作为一种时代的声音,留在老人们的印象中了。
1 h1 a o# K2 P4 M; I2 h0 C$ C
& f" f. o9 c2 o+ q% P1 p) _上面所说的,都是AB制式录音创造的辉煌。AB制式录音式之所以常用,是因为立体声效果出色,既有时间差的效果也有声级差的效果。但是,这不代表这AB录音能够通吃一切,AB制式最大的缺点在于非常糟糕的单声道兼容性。虽然现在已经多采用立体声录音,但在很多领域,比如电视直播等,还是需要单声道的。将立体声变成单声道比较简单,一般就是将左右声道混合成一个单声道。而AB制式,只要两支麦克风距离超过20厘米,就会有严重的相位抵消——梳状滤波器效应非常严重。因此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其他录音制式的故事。: E2 i6 r+ h% y) c5 \9 w% |& o
& ~, f. C( d' o- g. ~XY录音制式
1 `& ?; L- T1 ]8 L6 f P" N T& c7 Y- b* c. Z) v3 j# H# I
XY录音制式的名字很形象,XY录音制式是指将两支麦克风交叉在一起的一种录音方式。交叉在一起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呈X形状,一种则呈Y形状,因此就叫XY录音制式,很形象吧,如图3。
5 X8 h: K; N; z& H
" L7 a6 w4 `# ]' a) ^* P
; A( `9 p9 J T0 K6 M1 I! }1 ^9 x2 H
' H! z2 W% A5 u! D P% hXY制式录音中,两支话筒位置相同,因此不存在时间差,只有声级差。有一部分人认为XY录音制式优于AB制式,理由是由于很多录音环境并不完美,因此话筒收到的相位信息不一定真实,也就是说时间差会受到干扰。这样一来效果反而不好,失真会大。而XY 制式,不依靠时间差,因此可以避免这种现象。XY 制式另外一项突出优点在于具有出众的单声道兼容性,因此对于电视直播现场录音很好。但是,XY制式也有缺点,最大缺点在于对麦克风的素质要求很高。XY制式要求麦克风必须是同样型号,并且工厂配对的麦克风才可以。甚至只使用同样型号的麦克风,效果都会差不少。对麦克风的高标准要求,无疑增加了成本。此外,XY制式还需要避免不同平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出现在麦克风交叉的时候,需要尽量使得两支麦克风和音源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如果两支麦克风存在高度差,则可能引入新的时间差和声级差,造成失真。
2 f, k) P5 @3 l: @3 e* f. P$ _* k. w! l: _7 K ~* m$ P5 f. Q- U$ j" D
M/S录音制式5 p0 t* c8 [( L1 b4 V" P
6 s" g; V. s+ K& Q9 `
M/S制式的具体含义很多,通常解释的英文也很多,大致上有这么几种,都是正确的说法。/ W A" J- m4 @/ H) f8 R- Z3 m
Z% C+ l: n' O* _Mono/Side(单声道/两边),Mono/Stereo(单声道/立体声,这个说法最奇怪),Mid/Side(中间/两边,这是最形象的说法),Sum/Difference(和/差,这是最反映原理的说法)。这些不同的说法,指的都是一回事——M/S制式,如图4。1 ~0 o/ [# _" Z/ W7 t" p$ p
- g7 C" ^& w3 Q
$ p% Y0 [ e; l$ ]
+ C: P/ n! R% K V5 f* }+ [M/S制式的实现相对复杂不少,从麦克风摆放到解码过程,都需要特殊的过程。M/S制式要求两支麦克风处于同一点上拾音,一只主麦克风,呈心型指向音源,这只麦克风被称为M。另外一支麦克风,呈8字型指向两边,因此看上去是个横着的8字,被称为S。录制出的音频则有个解码过程才能变成立体声,具体就是这样:左声道的信号为M+S,也就是M和S声道混合在一起。右声道信号为M-S,也就是将S声道反相后和M声道混合起来。有人问了,这是怎么个原理呢?原来那个S话筒,左声道进来的信号,和右声道是反相的。因此把S信号反相,就可以得到右边的信号。上文中提到和差,就是指的 M/S制式的解码原理。M/S制式的优点之一如同XY制式一样,只有声级差,而没有时间差。并且M/S和单声道的兼容性是完美的——只要扔掉S声道信号就是单声道信号了,还能有比这个还完美的吗?M/S制式的最突出优点在于对于后期处理的难易程度来说。M/S制式是最适合后期处理的录音制式,可调整的余地大了很多。但是M/S制式也存在着缺点,我们可以想象,由于8 字型并不完全拒绝中间信号,因此S声道信号中仍然含有中间部分的信号。因此与AB制式相反的是,M/S制式存在着中央信号加重的倾向,这样中央信号的位置会听起来相对偏前。同时 M/S 制式对声学环境要求很高,如果控制不好M/S制式麦克风所在的位置,则会出现加重房间反射和混响声音的现象,因此需要小心处理。
0 \! |9 Q& i, u) Y% m# {0 B+ G! H) V# q
令人高兴的是,M/S制式对于麦克风的要求不高。但是代价是后端解码过程相对繁琐。无论如何,运用好M/S 制式,可以让录音师的录音水平更上一层楼。0 F2 U T- D$ t1 R1 {) O8 K
6 E" L- N% o/ L. P# C
仿真人头制式(Dummy Head)
; T: T6 } C3 D: A! c7 c: W, b* L$ Y S
5 u1 d1 k* I% @0 n: u+ S. C3 _# G听过耳机的朋友大多知道,耳机重播音乐的效果和音箱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音场”方面。耳机虽然也能营造出音场的效果,但远不如音箱自然。“耳机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音场”已经是共识。这是什么造成的呢?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用音箱回放音乐时,声音信号从音箱发出,通过空气传播,到达人耳。这时,人耳听到的“音箱的声音”和听到自然界中各种声音一样,经过耳廓、外耳、耳道,传导到耳鼓膜,被大脑神经所感知。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耳廓、耳道、人的头盖骨、肩部等对声波的折射、绕射和衍射,都会对声音造成一定影响。在声学上,用HRTF,即“头部相关传输函数”来描述这种影响。正是由于HRTF 的影响,人的大脑能根据经验判断出声音发出的方位和距离。人即使蒙上眼睛也能判断声音发出的方向和距离,这就是靠大脑根据经验做出的判断。通过耳机欣赏音乐时,声音是被耳机的驱动单元直接送进双耳的,也就是说,人的耳廓、头盖骨和肩部等对声音造成的影响没有了,HRTF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大脑就无法准确判断声音的方位和距离。此外还有一点,人耳听声音时候,左右声道会串在一起进入耳朵,而耳机,由于很多采用声音隔绝的罩子,因此左声道进入左耳,右声道进入右耳,串扰程度很低,这也造成了耳机听觉和音箱很不一样的情况。由于这种左右声道混合的缺乏,导致用耳机欣赏音乐时,音场的感觉不自然,乐器的定位似乎是虚的,音场的大部分似乎挤压在左右耳之间的脑海中,俗称“头中效应”(In-Head Effect)。9 D. m, k; k; u- m; a
4 V$ r5 C/ C! G7 J8 g' {
正是由于有这样大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得耳机也有得听,就出现了仿真人头这种录音制式。仿真人头是一个用木头或者塑料做成的假人头,直径约20厘米左右,在它的耳道末端,分别装有两支麦克风,它们一般是无指向性的。然后,将两者的输出分别作为立体声的左右声道信号,如图5。
% [+ U, Y- J- J# Q$ f4 U, T; x8 m' U+ k7 K8 s
* U' A/ r$ I# R1 \4 Y
9 J/ I' X* m1 ^1 ~, ?仿真人头制式由于模仿了这一过程,因此录音在耳机上听起来非常好。但是也具有比较大的缺点,仿真人头有耳廓,而听众也有耳廓,这样在回放录音时,会出现双重耳廓反射的声音,这对于声音的清晰定位,仍然有比较大的干扰。但是的确,在耳机回放这个问题上人类还没有找到比仿真人头更出色的办法。
; U! h' v% V( G1 G- U H, {. e# v" M, o4 ~+ ~
ORTF制式
( a( j% a6 l* M- l
j/ ~$ W4 s U- D/ d; q+ aORTF制式使用两支心形传声器,拉开距离20厘米,两支传声器主向朝前张开110度。 这种制式是法国电台首创并推广使用的,所以以法国电台的名称来称呼它。这种制式实际上是AB制式和仿真人头制式的混血,定位效果出众,尤其是表现移动的声像,效果突出,适合聆听广播剧使用。+ `5 }4 o8 j* e( B
! S. q' o$ z+ g" U-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