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借一风争作竹 燕分数子别成窠 * g9 K" ~3 O% M 6 `1 }9 s: C8 z( b3 V6 _3 K! G0 Y ——“乐队首席与声部首席人才培养”项目结项 0 F( i; q+ d) { 3 x5 q( c& U7 k0 {9 F# U4 Z+ u 日前,由中国交响乐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乐队首席与声部首席人才培养”结项汇报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 2 d H5 k T% j J0 T* p/ Q& O/ @/ Q! \; k# B% v: Q. H8 X
对于中国交响乐团而言,这可谓一场特殊的演出——音乐会的演奏者分别来自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吉林省交响乐团、辽宁交响乐团、新疆爱乐乐团和湖南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原乐队首席刘云志作为培训班乐队艺术指导、特邀首席参加了演出,国交大提琴首席沈和群、低音提琴副首席任弼洲也参与其中。 ! _, | {% r) @2 \" n , ^: z' Z! ~' a3 q' B& J. h" |7 A 这场音乐会既是“乐队首席与声部首席人才培养”项目的学员们两个月学习成果的总结,也是他们各自艺术道路的新开始。经过此前60余天的学习、57场排练、9场演出的磨炼,在国交演奏家的精心指导下,学员们将最佳的状态献给了这场音乐会。& ~5 m- [' z+ h0 R+ c- K6 m7 V
, o' t4 ?& {8 y' ]' g) W' O 从零敲碎打到系统化& ~/ O) K( d. E$ g. M# W
R) |: |4 d5 l I3 s6 e 据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介绍,“乐队首席与声部首席人才培养”项目于2015年初由国交策划、立项并申报,通过审核、初评、复评、答辩,最终成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其旨在发挥国交作为国内一流乐团的先进引领及示范作用,利用人才方面的优势,对地方交响乐团艺术水准和管理规范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与提升。% r9 m) y) o5 O- P
0 K5 O# h1 b. _( o3 a; W* J/ V
“本次‘乐队首席与声部首席人才培养’项目优先安排边远及交响乐欠发达地区的乐团,这些交响乐团在经费、编制、生源、师资方面都存在不足。坚持帮扶地方乐团是国交的优良传统,此前我们也常派出核心音乐家、骨干演奏家到地方交响乐团辅导教学。虽然大家不计报酬、不辞辛劳,但由于经费不足等限制,在计划安排上有种种不足。此外,往往是地方乐团能把专家请回去,但自身人员出不来。”关峡说,“乐队首席与声部首席人才培养”项目可谓将之前零敲碎打的帮扶行为变得系统化、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