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是一门外来的艺术,在中国音乐之中原本并没有这一门行当,是随着艺术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对我而言,将这门外来的行当运用到中国民族音乐的乐团中,并使其更加精致化是我一生作重要的努力方向之一。”胡炳旭这样说道。不久前,第五届华乐论坛杰出民族管弦乐指挥评选及颁奖活动举行,胡炳旭与其他九位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和良好声誉的杰出专职民族管弦乐指挥一同荣获了杰出民族管弦乐指挥奖。 - d+ d _9 e9 M; `0 l! ~: `" g; h& z. y4 x9 V
当前在中国,指挥这门专业被分成了好几类,有交响乐指挥、民族管弦乐指挥、合唱指挥、歌剧指挥、舞剧指挥和戏曲指挥,甚至影视音乐指挥等等。胡炳旭说自己很幸运,这几个类别的指挥工作他都曾经历过。因为工作需要,胡炳旭先后分别在中央乐团、上海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东方歌舞团,以及中央民族乐团担任过指挥。 . t. J9 w% h6 U& M+ n8 ` L0 J- [( Q2 k' a `
从1966年6月28日担任中央乐团交响音乐《沙家浜》的指挥开始,胡炳旭正式开启了指挥生涯。1968年受指挥家李德伦推荐胡炳旭来到上海京剧团,创排第一部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这也是徽班进京200年来,首次在京剧乐队加入西洋乐器,中西混合的乐队伴奏现代戏,是史无前例的首开创举。1972年他调回北京京剧院,创排京剧现代戏《杜鹃山》,演出水平达至当时样板戏的顶峰。西洋乐器与民族器乐和声腔结合的尝试,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上是一大创新与发展的方向。2 U/ Q; q' K5 I. O. G, ]
! o% m1 ?9 U; e8 u, w8 L 1976年后,胡炳旭被推荐到中央歌剧院,排练了《茶花女》《第一百个新娘》《货郎与小姐》《彭德怀坐轿》等作品,1981年又调入中央芭蕾舞团为《天鹅湖》《吉赛尔》《拾玉镯》等舞剧指挥。同时,展开大量电影音乐录音工程,如《开国大典》《红楼梦》《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秦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八十余部电影、电视剧的音乐都是在他的执棒下录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