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了中国民族歌剧开山之作《白毛女》,并拍摄成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片。在拍摄前,剧组先后5次进行内部合成,舞美设计大大小小的改动几十次,全片拍摄场景多达15个,特效镜头超过600个。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数字立体电影技术和环绕立体声,极大地拓展了本剧舞美与空间的现代气质。舞美艺术与电影艺术两种形态的叠加,再插上全新高科技手段的翅膀,让观众能够在影院身临其境地感受并在两者之间找到全新平衡点,从而充分展示了中国经典歌剧的魅力,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视觉享受。! u$ f6 t: ]/ O9 Y' d
# C9 [: t9 a; p2 M- ~6 l, e8 T6 N 2015年,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原创歌剧《星海》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舞台科技舞美创作以歌曲《黄河大合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魂魄作为创作的原动力。在光影上从序幕到尾声由暗渐明、由混沌至鲜明来展现有着强烈梦想的有志青年的逐梦过程。技术上运用多媒体与简洁、凝练的布景道具相结合的手段,用写实、写意、诗化的色彩方式来呈现全剧中的各个场景,十几个场景从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迅速快捷的瞬间转换。舞台中后区设置了28米长、纵深6米、角度30度的一组斜平台,通过与视频投影多媒体的结合,将剧中的大海、塞纳河、长江、黄河、黄河岸边巧妙地呈现出来。结合演员的表演,使观众视觉上有3D空间的真实感受,而且做到了各场景迅速迁换,创造出了视觉上的诗画意境,简洁且完整的一气合成的视觉效果。此外,为了更好地表现道具在剧中的支点作用,剧中床和窑洞的门采用了现代电子数控遥控技术,使其在演出中的移动变换悄无声息。布景道具与多媒体科技的有机结合,创造出立体的调度表演空间。 3 c X6 u% t' F+ |& [5 g& y! Y ( V4 m) P; F3 P% r/ I V7 x 同年推出的原创歌剧《号角》更是在避免奢华又不失本体的创作立意下,运用三棱柱丰富舞台变化,同时节约空间,将云南与上海两个地域于三棱柱间切换。这种排列组合、打散构成的设计原理,使舞台在少用景的情况下作出更多的变化。几组小流动车台的运用,使得整剧无缝拼接,既流畅又有韵味,剧情更连贯。主要场景用了多媒体投影结合局部实景,虚与实、传统和现代媒介的结合,更有效地创造出场景和空间的转换。黑色投影幕和所有易携带实体景片结合,在不丢失歌剧厚重和气势的前提下,烘托剧情的走向,演员在舞台机械的配合下,将曲折复杂的剧情、强烈的人物情感完美呈现。/ [* `( U5 y/ d$ L' }! Z. 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