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抗战歌曲:“乐以载道”的丰碑, w# F, f3 T0 I I9 v! ]
% g5 {/ p8 D- h- M T
每个民族都有其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叠合,会生发出大众认同的国家观念与时代标识。而艺术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观照。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在晋察冀边区这方血与火的土地上,以吕骥、周巍峙为代表的一批音乐工作者,围绕武装斗争、民主建政、发展生产主题,创作了一批反映边区抗战的歌曲,给艰难困苦中的抗日军民送来了精神食粮。/ p9 x) v G9 f& ~" Z4 w0 D
" g C8 ?* K8 J4 B" Y" r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歌曲中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中华民族珍爱和平,但从不惧怕战争。“七七事变”后,面对“华北告急”的危局,晋察冀抗战歌曲急切呼唤人们去“当兵保家乡”。在这场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子弟兵进行曲》《我们坚决像钢》讴歌了八路军和民兵的英勇善战。《战士的枪》《我们的铁骑兵》《夜袭之歌》《叫他越治越不安》等从多维空间展现了边区战斗情节。特别是《狼牙山五壮士歌》《五十九个》唱述了边区军民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慨。晋察冀边区政府就曾两次召开“群英大会”,表彰“子弟兵战斗英雄”邓世军、“战斗英雄”李殿冰等四百多位英模。《李勇已变成千百万》生动歌唱了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 4 T) m" R6 }% I+ x Y: h 6 u) S/ q. b6 w M6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