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歌王》为自己“刨坑”,刨出了创新和工匠精神
% b P! t8 f/ X/ |5 T4 g% d- G
8月18日,北京卫视《跨界歌王》研讨会在京举行,《跨界歌王》各合作方的领导、节目主创人员,以及来自电视界、音乐界、学术界的资深专家参加研讨,与会专家纷纷点赞《跨界歌王》,围绕跨界精神、节目创新、音乐产业推动等论题,展开深度的碰撞和研讨。
0 }( {: L2 t0 w) K/ Y8 n. G) X
$ N* L+ R1 y l, U' @" [7 S 《跨界歌王》旨在突破固有的娱乐边界,汇集了活跃在影视、娱乐等领域的14位明星,他们在舞台上重拾音乐梦想,通过音乐剧的形式展现了鲜为人知的音乐才华。节目自5月28日首播以来,每期都在不断刷新各项数据纪录。历经12期的激战,收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CSM35城最高收视率达1.89%。在竞争激烈的周末省级卫视黄金时段收视率三次排名第一;新媒体方面, 《跨界歌王》连续12周蝉联微博综艺榜榜首,节目主话题+子话题阅读总量破85亿,创下省级卫视季播综艺新纪录。与此同时, 《跨界歌王》的酷云实时数据份额最好成绩破8%,位列省级卫视第一名。视频网站点击总量已达14亿,其中正片点击量破9.5亿……
& U* z, Q- f% V* V N, ]1 T) U6 P6 I- C4 o! p& r0 T
跨界跨出新气象5 V5 X/ z- ?! z" W) X
, j7 Y, V+ h J8 Y
研讨会上,北京电视台总编辑王珏表示:“北京卫视做娱乐节目不仅是为了娱乐,更是尊重观众的审美方式。不是为了迎合,而是为了引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节目监管中心处长马晶则表示:“北京卫视有不少节目在全国都有示范作用,像健康养生类的《养生堂》、人文纪录类的《档案》、新闻纪实类的《生命缘》、非遗文化类的《传承者》、励志类的《我是演说家》,以及音乐类的《跨界歌王》都是如此。《跨界歌王》制作得别出心裁,7个合作单位,1000多人的制作团队,创新效果非常好。”
% \5 l# f! I9 y
3 y1 ^& f3 Q2 Q) i% D 《跨界歌王》的“新”字既落脚在独特的时代性上,更落脚在嘉宾选择、舞台设置和赛制设计上。节目启用了非专业歌手出身的明星们参与歌王争霸赛,本身就具有看点,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舞台设置则创新性地打造了一个可升降的“三度空间”,将嘉宾的感情一次次挤压浓缩,这都是节目的原创所在。《跨界歌王》总导演陈伟表示:“当时我们开了好几天的会,最后下决心要做一档跟传统音乐节目不太一样的大型音乐节目。用网络语言来讲,就是下定决心给自己刨了一个坑。那么怎样才能不太一样呢?我们希望这个节目从创意、呈现形式、赛制流程以及音乐水平方面讲,都能够担得起北京卫视作为主流一线卫视平台所应该有的社会担当和媒体担当。”
1 n9 W0 |* P: l1 j, B! R/ x2 [3 z _- d6 Y9 n. P
确定为一档音乐节目之后,首先思考的就是谁来唱。负责明星统筹的鑫宝源公司总经理丁鑫透露:“这档节目从接手到录制只有35天,简直就是烫手的山芋,无从下口。在选人方面,中国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给了我很多启示,把演员类型分成大青衣、小生、花旦,然后再进行筛选。”另一个重要的保障是音乐总监捞仔对音乐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全部呈现在舞台上的有80首音乐作品,而实际捞仔改编的有120多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