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22|回复: 1

[名家特写] 通俗文艺应该在大众化道路的前行中提高品质以远离庸俗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1

听众

600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2191
mpsh5134 发表于 2016-9-5 06: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俗文艺的大众性特质决定了通俗文艺的基本特性。与过往不同的是,以前所说的通俗文艺一般是指民间戏曲、民间美术等长期流行于民间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其中的美术有年画、连环画等等。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年画、连环画等大众美术已经接近消亡或已不复存在,而代之的是新业态的动漫以及用于装饰室内的装饰画,所以,通俗文艺品类的判别可能不是那么鲜明,可能也不存在一条明显的界限,如传统的属于文人的中国画和书法,过去像标本一样是中国主流文化的代表,经纬分明,可是,现在正从主流走向通俗,成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文化变异的标本。因此,通俗文艺可能仍然被定性为一种受大众欢迎的文艺形态——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能够在大众中广为传播,而常常不被精英文化所接受,从而形成社会中的文化问题,实际上,个中的内涵却与20世纪中期之前有着明显的不同。- M* G6 H  h$ d9 X( {8 i
9 ^8 L; p7 H- m1 @) i# }4 l7 B
  通俗文艺并非是走向俗的必然,但容易走向俗的路途则是难以避免,尤其是在当下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发展,时尚加流行正引导大众消费,文艺的各种形式都有可能被消费而成为通俗文艺的一部分,此时即使再高雅的文艺样式都不敌消费的干扰和颠覆,或者被消费所利用。当代中国文艺的现实发展造就了错综的文化关系,一方面是雅的通俗化,表现出主流发展中兼顾与大众共享的提倡;一方面是俗的成为遗产反而为雅所利用,哪怕是点缀,都显现出政府对文化遗产所表现出的特别的惠顾。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能够融汇各种高雅、精致的艺术走向通俗的社会中,许多过去被视为远离通俗的艺术正日益通俗化,文艺的基层化也成为当代中国文艺的主要特点。在这样的状态中,文艺的普遍通俗化造就了一个可以看得见的现实,许多看似高大上的艺术正成为通俗化的内容流布于社会之中,大到城市雕塑、公共艺术、艺术园区,小到电视广告、出版物等等,越来越通俗。因此,通俗文艺在如今实际上已不复存在,许多艺术形式的表现都显现出了通俗文艺的特点,并能够为通俗的概念所囊括,而通俗文艺又无处不在。可以说,现在通俗是主流。当代文艺走向通俗的时代特性是因为有着网络、视频、影像等新型媒介的传播,通俗的表现以及大众化的观念无处不在,而且利用快捷和便利的传播,使得通俗的时代特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现。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1

听众

600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2191
 楼主| mpsh5134 发表于 2016-9-5 06: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基于传播之通而达社会的各个层面,始终是利用的最有效的形式,明代的戏曲和典籍插图所表现的通俗特性,正形成了这个时代的文艺特点,其中有其雅的内容和形式,也难以隔绝俗的流布。雅和俗,精致与粗简就是在这样一种并存的状态中和谐相处,并表现出一个时代中的文艺在历史上的美誉度。数字化时代的社会发展,不是在雅和俗、精致与粗简方面反映文化的品格和品质,而是在弥合其中的差距使之成为消费的手段,因此,社会上失去了对于雅和精致文艺的追求,却造就了表面繁荣的景象。传播的便利、顺畅、广泛,容易形成大众化的潮流。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所接受,就必须要考虑大众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就可能会用迎合的方式助推其大众化,而不可避免产生俗的内容、形式和表现,其极端的庸俗更是不可避免。网游、直播平台、动漫等有众多粉丝拥趸的新型的通俗文艺形式,与主流业态中的其他文艺形式都有着内在的联系,通俗而演变为庸俗成为当代通俗文艺的不治之症,而它却有着大众基础的普遍支撑。过去的通俗文艺主要存在于农民和市民之中,如今在城市化的发展中,通俗的文艺或文艺的通俗则是城市文化的主流,并影响和覆盖到农村。过去基于民间手法传播的通俗文艺在今天形成了以主流平台推动的强有力的态势,其导引的力量在社会的基层和文艺的供给侧这两端,它们的彼此呼应在文艺的各个方面颠覆高尚和高雅,消费品格和品质,造成了文艺业态内在品质的变化,改变了国家文化的形象。这就需要从两端入手,改善文艺的社会基础,营造近通远俗的社会环境。因此,要造就高雅文化的社会基础,用大众化的形式去导引,利用大众平台弘扬主流文化,利用大众审美普及美的要旨。
4 P5 u: i- v# q$ p: j" p- y! ]3 O: o+ `  G' w! E0 H
  通而不俗的根本是要融通,不要迎合;要普及,更要提高。这是很难做到的,但在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战略中又必须去努力,利用大众平台,提升大众层面,使通俗的大众走向雅和精,从一般中表现出不一般,从大众的层面映现出普遍的高于一般的审美。实际上,共产党从延安开始就累积了改造通俗文艺的成功经验,从旧年画到新年画,从小人书到连环画;从表现才子佳人到现实生活;从大众消费到为现实服务,因此,有了鲁迅所期望的“连环图画也能出米开朗基罗”的愿景,有了新中国诞生初期年画、连环画等大众美术创作的杰出成就。显然,新中国的年画和连环画等大众美术为通俗文艺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个案,这就是从内容到形式在主流的渠道中前行,需要在主流价值观体系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适应通俗文艺发展的社会氛围,同时在整体上提升基层的大众的文艺的素质,这是解决当代文艺趋于通俗而滑向庸俗这一顽疾的首要。文艺的大众化或大众化的文艺同样需要在精神与品格上的提升,这才可能保证繁荣与发展。
4 r( `9 p% n% X, R2 x: b3 H
1 |0 v  ~0 `5 R2 ^/ \2 U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6 22:57 , Processed in 0.10880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