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在舞台上呈现一个具体的诗人形象,而是带领当代观众通过音乐和舞台场景去感受杜甫的内在精神气质,这是一个‘寻找杜甫’的过程。”8月20、21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音乐剧场《寻找杜甫》的节目单上,导演阐述如是说。) v# }) i0 w) s( m7 ?3 O) g
1 t% M Q. |7 W+ M, U 这台由中央民族乐团、成都民族乐团联手打造的节目,以矗立在舞台上每列七间的四层高格,纱幕轻遮,配合多媒体投影,豪气奢华地打造了“广厦二十八间”,先从视觉上震撼着前来聆听音乐会的观众。在内容上,整个作品分为《序》、《田园》、《离乱》、《梦想》、《尾声》五个部分,主体的三个乐章各自串联多首与主题相关的乐曲,大乐队、笛、管、琵琶、打击乐、人声、合唱队……协奏、重奏、独奏、独唱、朗诵、合唱……多个声部、多种体裁的交融荟萃,唯美和谐的旋律引领着听众翻览与杜甫相关的诗作与画卷,其间流动着杜甫的诗和远方。以音乐为作品的呈现主体,将演奏回归音乐表演的主要方式,立足现代人视角与加入大量现代声光电元素的《寻找杜甫》,反而打造出了一种具有现代感却“复古”的意境。并且,在导演“寻找”概念的主导下,音乐、观众都巧妙地“被入戏”,成为了整个作品之中的一个结构,从而将“音乐会”升华为“新品种”的“综合表演艺术”。9 @5 g& ^1 r1 a% B; M
- v3 \+ p/ K- X
《寻找杜甫》中另一项令人耳目一新的尝试,是关于乐队声部的摆位探索。传统音乐会中无论各个声部如何摆放,基本上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寻找杜甫》舞美的高格子设计,可将乐队声部立体叠置:拉弦声部乐坐于乐池,舞台格子的第一层为打击乐,第二层为弹拨声部,第三层为管乐声部,第四层为打击乐声部与部分合唱队。导演易立明表示,舞台上的高格子并非只为视觉效果而作,格框是具有天然的扩音效果的,并能保证音色纯净。然而稍有遗憾的是,演出当天所有的声部都加了扩音设备,人为导致了每个声部音量均等,未能展示该设计的真实音响,但声部垂直叠置实在是个令人期待的想法。 " }% b+ W- o/ B/ ?! t" V4 g - y" C) V( F1 E1 q! k 这样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作品,在艺术形式该如何命名或归类?在内容上该具备何种程式或规范?音乐剧场应该解读为“音乐+剧场”还是“音+乐剧+场”?或者是节目单上使用的“民族音乐诗剧”一词可较完整地指称?从这个视角上来品评作品,《寻找杜甫》无疑从作品内容到艺术形式上,都燃爆了探索的精神。个人以为,新艺术形式的命名与内容结构的探求固然重要,然而更可贵的,是追求新形式的创新精神。中央民族乐团近年来的《印象国乐》、《又见国乐》、《寻找杜甫》等作品,在音乐的表演形式上力求创新,为民乐的多元发展之途做了有益的尝试,这样的创新精神和打造一部新颖好听的作品同等重要,同样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