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w3 A$ ?: w2 r 有意思的是,这届比赛的评委,便有指挥比赛的直接受益者。在早期由文化部举办的指挥比赛的全国性选拔赛中,俞峰、李心草等人便是脱颖而出者。然而无论是年代早已久远的两届选拔赛,还是尚无下文的李德伦指挥比赛,都在述说在中国举办指挥比赛的艰难。* d. i4 t3 N" S5 A% r% n. @# J" y
( F$ y! N& F1 m
2012年之后,受政策限制,文化部停办、缩减和限制了一大批音乐比赛的举办。受到波及的就有北京国际音乐比赛和李德伦指挥比赛。当一些地方交响乐团,诸如深圳交响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纷纷推出自行举办的国际性器乐赛事之后,指挥比赛在中国的空缺就更加刺眼。 1 l- b, |: W$ ]2 Y* I! ]. R3 p b5 Q2 I, c( x7 C. |- K" g 指挥比赛无疑是发掘、提携和培养青年指挥才俊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香港办有中乐指挥比赛,中央歌剧院在俞峰旗下也曾办有青年指挥家的培养计划,但近年来,全国性指挥比赛的真空非常耐人寻味。鉴于指挥的稀缺和重要性以及同类比赛在中国为零,笔者认为,即使砍去几个国际小提琴或一打青少年钢琴大赛,也要尽全社会和举国之力,将李德伦指挥比赛的火种点燃并接力下去。李德伦指挥比赛,理应成为像希腊的米特罗普洛斯、匈牙利的索尔蒂、丹麦的马科尔、英国的唐娜泰拉弗里科、德国的马勒指挥比赛那样,以弘扬本民族指挥为名的重要赛事。- s' b# Q) o& b! k1 m, A
+ T+ V& g6 ^2 _5 ^3 E* C# G
2017年即将迎来李德伦百年诞辰。李德伦生前以提携和帮助年轻人著称。如今,梅纽因小提琴比赛的最新得奖者是位中国小提琴选手,斯特恩小提琴比赛开创于上海,勋菲尔德提琴比赛落户哈尔滨,大有西方品牌抢占中国市场的势头。这不禁让人发问,作为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奠基者,以李德伦命名的指挥比赛,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