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挖掘音乐世界的底层基石
# _) }, m* r" l5 `; m3 J; |
: G2 D. G; K* ?% b# B0 p 人类音乐世界的底层基石是什么?略过冷冰冰的振动频率表不提,学音乐的孩子稍加思索后也能答复:节奏之后不就是音程与音阶吗?诚然如此。音程、音阶、调性,恐怕从古希腊人热衷于用数学解释一切的岁月,到调性几被消解的近代,都处于音乐家们的核心讨论区。它们大抵揭示出一个基本法则:除了自身的频率、响度与出现时机外,音还须与其他音产生联系,形成某种“纹样”后方能称为音乐。然而基于西方强势话语权的音乐大厦,是如何与这些基石发生关联的?追问之下,还真有一些你我未曾想到的角落与关节。 C ]( k' x/ i7 o& d8 Q1 i1 R, \
, Y" J+ Z8 U# N# D% T) H) b 于是,我们有了音乐社会学这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1864-1920)发表此作前,早已涉足社会学的各领域,影响广泛毋庸多言。全书用词凝练,涵盖的信息量颇为惊人,辛苦了译者,还附上了英文原文及一些难点的标注。值得留意这是未完成的遗作,其“未完成”属性体现在了原稿中的论证系统性不强。此外我仍觉得相对原标题“音乐的理性基础与社会学基础”而言,译本标题“音乐社会学”不算太贴切。毕竟,韦伯讲了音乐的社会学来源,却无详述音乐现象对社会的反哺作用,即横向规律性多于纵向的深入。不过他将音乐体系纳入社会结构进行考察的方法,及主张用一些大文科工具解释乐音材料与其源头的做法(大约是受语言学和心理声学启发)已属开创性——他本人或许是无意的,也为后来阿多诺基于美学特性-商品规则上的批判观,或西尔伯曼对聆听经历(Musikerlebnis)的强调留出了补充空间。
5 L# j- c% J1 b. O! g
4 w7 N" E6 t1 A$ O. L0 S+ G 笔者觉得,这册经典的重心无非是在“为何发达的和声与复调仅仅产生于欧洲某一特定时期”的大设问下描述了两件重要的事(第三件涉及乐器形态与社会变迁间的关系,多少欲言又止)。
8 ]0 w+ ~9 L2 C+ b5 a/ M }
4 E, V# i* U7 i4 u: J 第一件是:各地区的音程音阶习惯并不相同,另有复杂的社会成因,自不待言。他例举出部落里的魔法与宗教因素,或不同语系中哑剧、朗诵表演所施加的影响。这其实又涉及到了人类文明史上关于“祛魅”与“返魅”精神的大话题了,只是韦伯未作大幅展开。
# b% Y3 E. V( [7 I* N1 D) x8 e) t( t% Z2 ^% o6 v- h' ^+ p
第二件:当音乐建筑被“垒”到较高层面,对音程音阶这些基石的理解并非一成不变。就拿最常见的四度、五度为例,五度在器乐界广受推崇,而四度在教会调式里获得提升,它俩时而合作,时而竞争。殊不知“器乐调弦的基础”的五度是后来者。对于五度赶超现象的成因,韦伯转引了斯特兰维斯的观点:早期复调在物理上有纯声乐特征,两个声部中较高的那一个倾向于控制旋律,低声部在低四度的位置应和。此处,“低声部第三个和声乐音和高声部第三个和声乐音刚好同时发声”的翻译略显诘屈聱牙,“harmonic tone”译成“泛音”更好懂一些。而到了二声部器乐作品,低音共振更强,高音在五度之上配以和声,即获得了“低声部第三泛音,与高声部的第二泛音恰好重合”的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