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4 ~$ z; l. P& C+ V' l& f* U 因此我在想,以前用不同的技法技术创作了五部二胡协奏曲,虽然都取得了成功,但是这次一定要另辟蹊径,否则写得再多没有任何意义。创作之前我就确定了这部作品不拘泥一种风格和技法,不拘泥某种结构和曲式,它一定是杂交、跨界、充满新颖音响(乐境)的作品。所以,二胡协奏曲《对话》的乐境很丰富,三个乐章有三种乐境。 0 l3 o9 D1 u7 l6 M) [& s/ |5 }+ O; Z + @8 V+ A4 l9 {6 a8 e) g* t: } 第一乐章——与昨天(历史)对话。在我的想象中对话的对象是玄奘和马可波罗。一位是从中国走出去取经的中国人,一位是到中国取经(通商)的西方人。这样的对话,乐境相对比较传统,一种中国丝绸之路的情景,一幅远古大漠的图画。其中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天大地、大离大和的戏剧性使得音乐充满张力。古曲《春江花月夜》的主题,在经过诸多的变奏、切割、分解后,终于出现在暴风狂沙和人为灾难的尽头,营造出盛事中华的壮丽景象。! D; T: f4 a$ q' z2 T. J( u1 b
5 b9 H; w7 w& E0 s i 第二乐章——与今天(现代)对话,我选择了一个来自于现今社会很流行的歌曲《小苹果》的动机主题贯穿全曲。虽然我不太喜欢这首歌曲,但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东西一定是有道理的。在这个只有四个音符的主题固定音型中,展开了“我”与当今社会的对话。旋律中大量减五度音程和增四度和声的出现,并没有给人们不安的情绪,反而使音乐产生了别致奇妙的音响。四个标有时代鲜明印记的核心音符,被拉长、变奏、变形,甚至面目全非。在这一乐章中,灵动欢畅的舞蹈、梦幻奇异的畅想、激情奔放的热流把人们带入一个个熟悉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