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乐章——与明天(未来)对话,应该说是难度最大的。对话的对方是谁?未来是什么样?我们不可预知。但是“我”必须穿越到未来去与我们的后代们对话。在一番苦思冥想和实验探寻后,我终于找到了属于第三乐章的乐境——数列结构、爵士乐和摇滚乐。数列结构就是用数理的方式排列音高和节奏,使得音乐打破传统的理念,产生特异的音响。爵士乐和摇滚乐是流行音乐范畴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它的随意性、即兴性、娱乐性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和观念。因此,我选择了用爵士乐和摇滚乐的风格创作第三乐章。我想这种风格在二胡作品中的出现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用《太阳出来喜洋洋》和贝多芬的《欢乐颂》作为第三乐章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出自重庆地区的一首闻名天下的民歌,《欢乐颂》从来都是高大上的世界经典。怎样使这两首毫不相干的、反差巨大的主题融会贯通呢?这既有难度又很有挑战性。我有意把它们都变成一粒音乐的种子,让它们在音乐的展开中慢慢地长大,当它们长成大树时,音乐进入了最高潮,这时两个主题才完整地呈现,好像谜底才揭开,人们才恍然大悟。也恰好像是两条从山上流淌下来的小溪,经过千回百转它们终于汇入江河。两个主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整个第三乐章,犹如万花筒,光怪陆离的色彩、变幻无常的节奏令人目不暇接,躁动不安;二胡与独奏小提琴炫音魔乐的竞技和第一次出现在二胡协奏曲中的爵士鼓那动人心弦的击打,使音乐进入一个热血喷张的欢乐海洋。- h9 J6 C0 O2 @, G( V
: n6 F7 |- q. p. u: u 音乐的最后,四件独奏乐器、四种音色、四个主题在四个不同音域重合(再现),它们来自不同的时代而殊途同归,亲切、温暖的吐露各自的心声,跨越时空的问候、祝福。这时,很多节拍器用每分钟60次的频率,在乐团的不同方位摇摆起来,那有节律的声响仿佛是宇宙的节奏,大地的心跳,告诉人们:历史、现代和未来,是由时间的节拍连接起来的。天老地荒、斗转星移,唯有时间是不曾改变的。这场时空的对话永远没有休止,随着时间的流淌,它们一直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