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喜欢一首歌,或是需要一段音乐,然而音乐的背景声太杂不能用,又找不到歌曲的伴奏音乐,于是产生了扒带这个词汇(包括很多引进的电影、电视剧的音乐也是经过扒带而制作的)。扒带就是把原版的音乐通过听辨分析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按照记录的谱再制作出伴奏音乐。然而,很多初学者扒带制作的作品似象非象,和声、织体、音色、音区以及总体音响差别很大。) t9 r% d/ b* G9 g) b
分析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T& s2 E v0 O2 g/ u
5 _0 ]: C7 t( m& u; }9 W* j
音色:音色也称“音品”。音的色彩和特性,其发音的方法、发音体的质材,其谐音的多少和强度、环境。都能直接影响音色。各种乐器所发的音,因其音色不同,即使响度与音调相同,有经验者也能分辨出来。这就需要在乐器法上多下功夫,如吉他和电贝司的高音部分合奏音色的音响效果,一种乐器不同的音区的音色差别等等,多听多实践,才能具有敏锐的音色听辨能力。
: ]0 x& w; C# H) D, X
# O% Q0 @/ r* y7 u8 L3 ] 和声:作品的和声主要是根据其调式、调性、风格等因素来决定和声的布局和色彩。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初学者习惯以贝司作为和声的依据。这种方法多用于在功能性伴奏进行,因为贝司相对以主属和弦根音为主的目的主要是稳定调性。多数在叙述性的A段。即使如此,还是加了一些和弦外音,目的为了使低音具有一定的旋律化。( F# F% n4 ]( b2 ^4 M" }# M5 K; `
q# Q' d. s. {, _7 L5 N
但随着主题的展开和音乐情绪的不断变化,和声的进行也丰富起来,同时贝司也显得积极起来,这时以贝司作为和声的依据就会难以确定,此外,和声也并非是完全以旋律的强拍来决定。
, M! m* J) h( `4 D 现在的编曲不再是电声乐四大件一统天下,多声部、大型化混合编制使编曲者有了更多的写作手段。但基本的写作方法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在间奏和高潮的处理,各种乐器逐步地进入到或情绪悲愤感天动地的呐喊、或激动人心或灿烂辉煌等音乐情绪的最高点。反之,逐步地退出回到再现部等等。所以,能够理解好作品的布局(如该作品是复调型织体,还是和声型织体,还是混合织体),对于练习扒带显得十分重要。
2 ?9 ]- H8 J' W a, s8 [7 @ 如在“一千个伤心的理由”中的间奏中,吉他的SOLO、小提琴跳动的音型,钢琴和竖琴的快速分解,使内心爱的悲痛和疑惑的感叹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你能把上述几个方面都注意到,那么,扒带对你来说就不难了。; }7 H* J7 s. H& u( L/ z
9 \- I6 k" Y1 f( `
消音伴奏与扒带伴奏有着相同的使命,都是为了提取歌曲的”伴奏”,虽然使命相同,但是制作的流程与最终的效果却完全的不一样。当然!价格也完全不一样,前者是几十元,后者是几百元。( M; [" x+ L. e/ i
- g, k4 ]( U6 b' r8 G5 X0 r# n5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消音伴奏:* F, z% ^+ w% v; I) T: g& T4 x
" H4 ], e6 P% ]" ^3 \* e$ M6 s9 i
消音伴奏是通过“专业的消音软件”把原唱的声音从歌曲中“剥离”达到提取伴奏的目的。消音伴奏制作时间非常短,一首大约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价格低的同时音质同样也偏低,因为强行把人声部分剥离了,人声附近的伴奏也会没有了,一首原版伴奏以100%音质来计算,那么消音伴奏的音质只能达到30-40%。而且人声一般是无法完美消除,始终会残留小部分人声。3 d8 Z% e* U1 v! |; Y7 w
7 F7 [* u' d2 v! L( A# O再者,消音伴奏制作限制非常多,列如:合唱、民族、戏曲类歌曲无法制作消音伴奏,因为此类歌曲人声混响非常大!人声消除后混响还会“余音回绕”,听起来像恐怖片:你的对面没有人唱歌,但是房间里面却全是“回声”
$ B( _8 I, y' x7 {1 \' s+ e! i; A4 @ D7 G5 u" h" X# W$ F8 _
; N( |* O# P2 j8 Z- |* o1 n 扒带伴奏是通过用“耳朵”把原唱里面所有乐器的音符记录下来。然后用相同乐器、MIDI进行重新“编曲”从而制作出“完美的原版伴奏”。因为需要录制大量的乐器、制作周期长(2-4天)也会耽误制作人与女朋友约会的时间(⊙o⊙)…——因此成本提高,制作价格相对昂贵(几百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