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歌剧《冰山上的来客》演出结束后,欢呼与喝彩声长达15分钟,谢幕时还迎来了全场千人合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感人场面,不少年长的观众、援疆建设者早已是热泪盈眶。在武汉站的演出后,许多小观众久久围住演员,不舍得让他们离开,一名维吾尔族观众由衷感慨:“我以前看过电影、电视剧,没想到歌剧版也可以这么生动。无论是舞台效果还是服装道具都非常有吸引力,很有现代色彩。”而福州的一名青年观众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卡拉在临死前对古兰丹姆唱歌的场景,‘我们还是太年轻’,有眷恋也有叹息,特别感人。歌剧中体现的民族大团结精神很鼓舞我们年轻人。”乌鲁木齐的一位母亲带着孩子看完《冰山上的来客》后难掩兴奋:“我一直记得剧中那位塔吉克族大爷说,来自五湖四海的塔吉克族、汉族战士们都为了祖国付出了一切,让各民族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还有来自和田的观众是为迪里拜尔而来:“她唱得那么高昂有力、紧扣心弦,让我为自己作为一个和田人感到骄傲。”' o, ~$ V* ?6 C1 o( I8 z1 k( }
2 Q- m Q/ {5 y# K F; F& a- I
历经8轮演出、走遍全国的歌剧《冰山上的来客》载誉归来,亮相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陈薪伊表示:“这部歌剧能够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我觉得无上光荣。少数民族的故事是写不完的,尤其是关于民族情谊、爱国情感的故事。这一点在《冰山上的来客》中也有充分的表现,这部歌剧表达的是大爱的精神。”; b- d* b# {+ G9 Z, _7 \
0 ]9 D h! A, b$ y+ e. [ P. @: B" |3 F 经典题材彰显民族情谊. W6 z1 x. z1 {
; z* E0 \& g# l 歌剧《冰山上的来客》此次登台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演出阵容由维吾尔族、汉族歌唱家共同组成。剧中主角真古兰丹姆和阿米尔,由迪里拜尔和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分别饰演,假古兰丹姆由维吾尔族女中音歌唱家努尔古丽-艾沙饰演,杨排长则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饰演。: f! m" g. H' }: Z
) z& {) V) p4 n8 \
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这样表达自己对于这部歌剧的喜爱:“《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影片,我们在歌剧舞台上演绎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经典的传承,更是对其中浓厚的民族情感的传承。我来自新疆,来自这部剧中故事发生的地方。每当唱起这部歌剧中的经典唱段,我的内心都十分激动。新疆各族人民凭借团结友爱度过了苦难的岁月,在和平繁荣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用《冰山上的来客》中团结、不屈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建设我们的家乡。”2 N( H f1 F8 e+ k. d
5 d, [0 C+ F+ W. o/ t$ I
演出当晚,随着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奏出浑厚有力的旋律,金色的“冰山上的来客”字体投影在巨大纱幕之上,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在随后的婚礼场景中,来自新疆和田地区的新玉舞蹈团率先登场,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将观众带到了帕米尔高原之上,带入了塔吉克族牧民热闹的欢庆仪式中。随着跌宕起伏的“反特”剧情展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冰山上的雪莲》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也在舞台上依次响起。经典唱段收获观众热烈掌声的同时,雷蕾为这部歌剧专门创作的《卡拉,你在哪里》、《今夜没有星光》等唱段同样深入人心,令观众为之动容。 # h# H+ O9 P# a+ u+ l" _# t3 R1 y
在全剧结尾,解放军与塔吉克族同胞携手战胜了敌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唱起了雷蕾创作的歌剧合唱《勇士之歌》,通过强有力的旋律展现出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也将当晚的演出推向了高潮。在谢幕中,台上艺术家与全场千余名观众再次共同唱响剧中经典唱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彰显出观众对于《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经典文艺作品的熟稔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