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5 u# M# K7 }. K' i 由匈牙利国民唱片厂牌BMC出版的这张埃特沃斯协奏曲专辑,便收录了这首悼念亡灵的小提琴协奏曲,作曲家本人指挥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诹访内晶子独奏。作品的音乐风格无不让人想起贝尔格同类题材的小提琴协奏曲《为纪念一位天使》。只不过在埃特沃斯的音乐中,他用管弦乐技法模仿出航天飞机座舱里的声音以及危急时刻的低沉声音。两者相同的是用小提琴在高音区的弱音持续音表达了“升天”或“上升”的意味。$ |5 u0 H% o5 j6 k8 V
8 Q* @0 _( n3 O' |
巧合的是,整张唱片收录的另两首协奏曲,在不同层面与《七名》相吻合。作于2007年的《漂浮》由四个乐章构成,为两支单簧管、弦乐和手风琴而作。埃特沃斯几易其稿,唱片里使用的是2010年的版本。作品缘于埃特沃斯小时候做的梦。在梦里,他时常以怀抱膝盖的动作漂浮到半空中,有点像科幻电影,或者类似于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最后彼得鲁什卡漂浮到屋顶的场景。与《七名》不同的是,这部作品以抽象的情绪渲染而不是模拟的声音来表达“升天”的动作。两支单簧管分别是A调和降B调单簧管,采用相同指法演奏的不同音高,造成始终漂浮在弦乐的块状和弦之上的印象。乐曲由作曲家指挥BBC交响乐团录制。/ @" M+ L' k$ P. r9 A
( Z$ ~* a% k& a0 z$ s' O
唱片里的第三首协奏曲标题为CAP-KO,其实是为钢琴、电子合成器键盘和乐队而作的英文缩写。作品作于2005年,是埃特沃斯接受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等委约,为纪念匈牙利音乐先驱——作曲家巴托克诞辰125周年而写。显然,埃特沃斯参考了巴托克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而写的奏鸣曲,同样引入两架键盘乐器,但通过一人操控的由钢琴和电子合成器组成的两个键盘,造成游离之感。作品由五个乐章构成,并无直接引用巴托克旋律和素材之处,但字里行间都在向巴托克致敬。尤其是小标题为“巴托克飘洋过海”的第四乐章中,埃特沃斯用蒙太奇手法,借助钢琴渐强的敲击和打击乐的压低雷动,营造出光怪陆离的战争边际场面。末乐章是连续的高难度乐段,在法国钢琴家皮埃尔-洛朗-艾玛的演奏下四两拨千斤。埃特沃斯蜻蜓点水般对配器的“惜用”,音响在小型的管弦乐队中来回轮替和高潮迭起,相信现场观赏更有直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