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c# i/ h7 Y* k1 P; X; m 从电视规律来看,很少有娱乐性节目能够长盛不衰,能做五、六季已经是很好的成绩。青歌赛做了十五届,实属难得。当然,其社会影响力也在迅速下降,拿它最近几届冠亚军的名字和照片去做街头调查,恐怕没几个人认得。有人知道姚贝娜,也大抵并非由于她拿过第十三届青歌赛流行组的冠军,而是因为她在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进入前八时的表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青歌赛走过三十年,研讨会也开了,中国也不缺有影响力的歌唱比赛了,不妨就此收官。; E- X" }# v5 V4 P
) @9 H' s0 Y& i- M) s1 Q4 g
央视倘如可惜青歌赛这个招牌而选择继续办下去,面前能看到的拦路虎可着实不少。 : ^( ]* N- S' f. }( F0 w1 y o A* [4 q, s2 R1 x
第一虎是时代之虎。早年间没有地方卫星电视,只有央视一家的信号可以覆盖全国,湖南人想看上海电视台的节目就要跑到上海,歌手想要天下闻名就只有上央视一条路。现在哪个人家里的电视都有百十个频道,地方卫视的节目做好了就能比央视的收视率高。何况半路上又杀出来一个互联网,大量娱乐节目受众都被网络吸走,而且这个势头还在愈演愈烈。央视做新闻做财经做体育有本事,做歌唱比赛这样的娱乐节目真不见得能比地方卫视或者网络见能耐。地方电视台或网络机制更灵活,产业链更完整,推出歌手的力度更大手法更重、也更加关注市场反应。央视青歌赛推出的歌手大多具有学院范儿,大多去了部队文工团,但很可惜现在部队已经在削减文工团的编制。 6 M4 T; A' b V. Q6 N8 v0 t/ @9 ]
第二虎是“级别”之虎。青歌赛不像《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或《超级女声》,它是得到官方加持的“国家级声乐权威赛事”。如此一来,青歌赛作为娱乐节目就不能爽爽快快地娱乐以至于陷入太多“专业”的条条框框;如此一来,青歌赛就要保证比赛的“专业性”由专家进行评判以至于忽视了观众的感受;如此一来,公职单位需要评职称晋衔阶的“艺术家”就不免趋之若鹜以至于“运作”的小道消息满天飞,而青歌赛三十年不变的集体选送机制更加强了这一趋势。咱管不了那么多,单说青歌赛的“专业”性,即便它不陷入狭隘或“黑哨”糊涂账,而是像国际肖邦钢琴比赛、柴科夫斯基音乐比赛那样声誉卓著,也不免成为小圈子里的阳春白雪,不适合在央视的核心频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