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95|回复: 0

[名家特写] 古琴、昆剧共谱“良辰美景”

[复制链接]

3980

积分

6

听众

197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3980
mzzvr 发表于 2016-8-18 08: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和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良辰美景-2016非遗演出季”日前在京落幕。
$ s; U( Z& X) D, V1 W% Y# |; {3 C) l
, R6 B' P" l7 y% n& a, {; [  自2010年首届演出季举办以来,在文化遗产日举办古琴与昆曲专场音乐会,坚持传统、坚持经典,呈现古琴名家名曲,挖掘各地、各昆剧院团代表性剧目的“非遗演出季”已形成良好口碑,成为知名文化品牌。) O* d% B+ k6 B1 A

$ x& W& O6 p; p! T# ~  古琴名家献艺
. O8 ]6 q2 G/ x
9 n" {0 S) z5 S( }8 o7 F  今年演出季的“泰山北斗:古琴名家名曲展演”邀请了吴钊、李祥霆、龚一、丁承运、姚公白、李凤云、赵家珍、戴晓莲8位琴家,其中6位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龄最长的吴钊81岁,习琴70年;李祥霆、龚一、丁承运、姚公白均操缦60余年。能在一场音乐会中看到这么多当今古琴界的名家,听到他们拿手的经典琴曲,对于喜爱古琴的观众特别是琴友,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W' x* s  R* R: n) I: `7 ~
: D9 Y. m9 K* Z7 H
  几位中青年琴家技艺炉火纯青,风格各有千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评价:“弹古琴需要一些书卷气,几位中青年琴家在技术上已臻成熟,未来谁能走得更远要看内在文化底蕴的修炼与提升。”
$ h& z  O  e1 l  P0 ^( t! [  m/ b9 ]: W5 F& G/ K- U
  此外,古琴界的两对神仙眷侣——王建欣与李凤云的琴箫合奏,丁承运与付丽娜的琴瑟和鸣,让演出更加多彩。
; x7 p6 p& K" E% f  A: w2 v9 ^7 V) l9 i4 P1 T% O: B+ C
  强大的演出阵容带来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古琴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0 z  N9 p7 F  T1 ?/ Q
. _6 N; O# \/ Q5 K- E3 M# ~  如今,古琴越来越“热”,这出乎不少琴家的意料。195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在全国做了一个调查,当时中国有6亿人口,但是弹古琴的不足百人,传承式微。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短短十几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古琴的人呈几何级数增长,各地琴馆数量激增。表面的热闹繁荣之下却隐藏着危机:经济利益驱使下,古琴培训出现了各种乱象;短短5年间,曾登上“非遗演出季”舞台的3位古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离世。由此可见,古琴需要踏实和精髓传承。“过去,古琴进校园、进社区,重点是进行古琴的普及宣传,今后还要考虑如何去除泡沫化,推进古琴的实质性保护与传承。”田青说。% K+ v* b7 a' }* q
2 V! W, n& `0 L: g, R9 F
  昆剧丑行耀眼  Z3 P4 {, |( [3 S  k# S8 {
% e' H" x  g  x6 Q% J+ V% O+ L4 L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是此次演出季“南昆正宗:昆剧名家经典展演”的担纲剧团,其行当齐全、功底扎实,具有鲜明的南昆艺术风格。李鸿良、孔爱萍、张军、龚隐雷、顾骏、计韶清、孙海蛟等屡获各种奖项的当家演员悉数亮相。演出剧目经过精心选定,《西厢记》、《幽闺记》、《牡丹亭》、《鲛绡记》、《钗钏记》、《燕子笺》等传奇经典中的16出经典折子戏的演出,体现了剧团传承的“传”字辈艺术家的艺术精神和唱作规范。
2 U" g1 @- |1 O1 |
0 ^8 P& I3 W0 r. Q4 Z  2015年的“非遗演出季”中,侯少奎等艺术家将观众带入“大江东去浪千叠、光灿烂剑如寒星”的昆曲世界;今年,嬉笑怒骂的丑行格外耀眼。被誉为“江南第一丑”的李鸿良演出3出拿手折子戏,用细腻传神、诙谐夸张的表演征服了观众。李鸿良自身功底扎实,唱念做打样样过硬,他用道地的苏白、规范的招式、自然巧妙又恰到好处的插科打诨,加上与搭档的默契配合,将张文远、法聪、詹爱娟这些戏曲人物塑造得生动逼真,引得现场阵阵笑声。
/ `  b# ~' t/ q' O5 v3 T
" l  ?( ~/ Z8 G4 _7 w  传统上,昆曲演出不用话筒,全凭人声。今年在恭王府大戏楼的演出延续了这样的传统。在演员习惯于各种扩音设备的今天,“不插电”演出对演员是一种考验。几场演出下来,明显感觉李鸿良等老一代演员基本功之扎实,而某些年轻演员的声音则被淹没在伴奏乐声中,唱功有待加强。
3 y8 l) t  p" D' m# Q- K6 ~& F& x
  中国戏曲的观赏模式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在西方,欣赏戏剧、音乐会时,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发生在演出的每一场、每一幕之后,演出过程中要保持绝对的安静。而中国的戏曲则不同,演员与观众的交流发生在整个演出过程中,是一种台上台下的互动共鸣。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懂行的观众与演员的互动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遗憾的是,此次演出季中,这样的观众明显罕见,台上台下交流受阻。所以,在今后对昆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中,除了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培养传承人外,对观众进行引导,重新培育昆曲的合格观众群也应受到重视。9 m7 V+ b8 p, x$ O
$ S# z: O! h7 R+ H/ ~: I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21 11:46 , Processed in 0.10473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