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88|回复: 0

[名家特写] 方言唱歌成娱乐“新时尚” 流行音乐渐趋结合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6-8-14 1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高收视节目《中国好声音》易名《中国新歌声》回归荧屏,在首期节目中,一位用方言改编周杰伦金曲《双截棍》的歌手引起了热议。歌手名叫游淼,是民谣乐队“衣湿”的主唱。游淼将流行音乐与四川方言混搭,让在场观众目瞪口呆,却获得了周杰伦的青睐,顺利加入其战队。. G! M: |* [, K& L9 ^/ l0 s4 z% R

$ N) e% d' Q" i& |9 Q! S8 S  在游淼之前,已有不少独立歌手、乐队用方言创作歌曲,如五条人乐队用海丰方言演唱,顶楼的马戏团用上海方言演唱,邹锦龙用客家方言演唱等等,邹锦龙更于近日发行了客语专辑,并将携专辑进行全国巡演。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多位音乐人都表示,用方言唱歌并不是要哗众取宠,而是用最亲切的乡音记录生活中的小故事,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
' G5 @+ w7 Y  j9 @% j$ X
4 _: G9 H! @# X1 `" G  多位歌手尝试方言演唱
, Y+ y0 q& L" @' s( S; H
3 W- u* t# \  G' F$ u  早在2005年,女孩段思思用武汉话演唱歌曲《信了你的邪》,一度引起关注。遗憾的是,该曲的影响力最终只局限于民间,一时的热议之后并未产生更多的效果。而在轰动一时的《超级女声》中,纪敏佳也曾在比赛期间用四川话改编林俊杰的《江南》,却也只停留在博人一笑的层面。2010年,陕西歌手马飞以一首西安话演绎的《我能chua》意外走红,再次掀起了方言演唱的潮流。在他之后,越来越多的歌手都选择了用方言演绎作品。
# `5 Y$ h& H: U; Y/ e# P' X/ n' s! B4 [7 {  u! F
  2014年初,24岁的成都小伙子谢帝将一曲川话版的《明天不上班》带上了《中国好歌曲》的舞台,将时下工作族的烦恼倾诉于歌曲中,获得了导师的好评。社会现象与方言的结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此曲迅速火遍了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与各大视频门户,短时间内获得了破百万的点击量。
3 U1 Q/ P; {6 K, ]5 u( {* z9 Q
9 j* Q/ U: L# y  a: B& J! V  演唱者谢帝也表示,方言俚语及其演唱具有独特的“性格”,是普通话歌曲所无法比拟和再诠释的。谢帝独特的创作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清一色向日韩及欧美音乐靠拢的华语流行乐坛大环境中树立了鲜明的个人旗帜。此后,他继续将方言与社会热点结合,放入流行音乐中,将川话不知不觉中推广于年轻一代中。
, e3 _1 l; h6 J
/ s# |2 [" X* `1 p! o3 e$ h2 O  用方言创作激发灵感
+ f+ _' Q* i* d, y% k, w4 A4 h( D& h$ \$ W7 I7 i- H# l9 l
  用母语方言创作,更能激发音乐人的灵感。衣湿乐队的风格以民谣为主,在演出时还会加入雷鬼、布鲁斯、Ska、爵士、山歌、地方戏曲、船工号子等许多音乐元素,多数作品用四川宜宾方言唱。他们热爱自由、勇于尝试,表演形式可深情款款,亦可嬉皮笑脸,可扮高雅、拽文艺,亦可恶俗乱搞。创作旋律时,游淼依照宜宾方言的韵律,把歌词变节奏念几遍,加入抑扬顿挫,就有了大致的旋律。
9 ]8 J, G# W' K, w6 x. k/ i9 Y' V2 b/ P
  游淼表示:“我们生活在光怪陆离的时代,眼见群魔乱舞却无能为力,只能用音乐来记录。专辑收录的作品,有的是记录我在宜宾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有的是写对社会的看法,还有的是对不能直言的问题的隐喻。”: }1 y+ U3 S4 S$ h4 d8 j
5 D7 W& v% N: _+ v7 \
  而在五条人乐队创作的歌曲中,每首歌都像是一个用方言述说的小故事,生活被他们的音乐描述得妙趣横生。“我们都是海丰人,对海丰的风土人情是最熟悉的,感觉也是最亲切的。”乐队成员胡茂涛的语气充满着对家乡的眷恋,“在海丰县城的生活是我们感觉最惬意的一段,家乡赋予我们许多宝贵的东西,每写一首歌,脑子都会浮现在家乡悠闲生活的那些片断。其实每首歌都是我们对海丰的记忆碎片。用家乡方言唱歌,是我们送给家乡生活最好的礼物。”& B% B, V+ r9 h! B
! _) Z1 p: t6 F9 ?* Y
  方言音乐节目制造话题/ a# P& ~  e" E

6 y) X2 U1 J. Y, D  除了专门以方言创作的独立音乐人,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手也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以歌曲为载体弘扬方言文化。生长于北京的大张伟将北京特色的表达方式融合进了自己的作品《倍儿爽》《胡撸胡撸瓢儿》,在歌曲广为传唱的同时让新一拨年轻人逐渐接受方言文化,创造了方言生存的必然条件及奠定了不断延伸的根基。
8 y% D$ a* {- [9 z3 Y: V% y' r# `: n5 p/ p# l$ \; N* s
  同为四川歌手的张杰深受谢帝影响并与其合作,再次打造出一首四川方言流行歌曲《闹啥子嘛闹》,短时间内火遍大江南北,掀起了各种方言模仿的潮流。张杰也坦言:“作为一个80后歌手,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和大家,爱自己,爱家乡的一切。”
5 r: _% ?  A1 l. V4 N$ u1 Z  L/ F; D! F1 L; a. B
  除了音乐人的个人创作,甚至出现了以方言演唱的选秀节目。近期,国内首档方言音乐节目《十三亿分贝》登陆爱奇艺,选手以方言演绎流行歌曲使原本广为传唱的歌曲更加大放异彩,当中有台湾玖壹壹组合以普通话与闽南语混搭的《9453》,湖南音乐人刘乙如用长沙话改编的韩国组合BigBang的热单《Loser》等。虽然该节目在收获赞誉的同时也受到了质疑,但导演却坚信只有让观众先轻松入门,往后才能有更多有高度的方言作品与新的平台出现。9 f; a; j+ M5 S& m# g- q! i) y3 p% p

; L7 f- K2 o# z. m  用方言演唱保护传统文化
  O* z% b& o5 x: L6 j' p# J
/ o/ y5 X! Q& d0 t  现如今,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当下的乐坛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艺人感受到了所肩负的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意识到了只有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其在后辈中还能产生影响力。/ F* }) \1 k$ n$ o( W- U+ {, f
- }. z1 M2 L+ v4 a5 w
  而方言正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的广泛与历史的特殊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存在着120余种方言。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在21世纪以来的普及度大大降低。作为受众面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更多音乐人选择以音乐结合方言推广濒临消逝的文化。9 i( M0 l7 [: ?4 o
3 O* u( E! v2 p
  说到用客家方言创作歌曲,邹锦龙表示,世界上有很多语言在慢慢地流失,客家话也是其中之一,他希望通过歌唱的方式去保护客家话。“谁拥有年轻人谁就拥有世界,现在文化的传承大多靠老一辈人。年轻人一想到客家歌曲就是客家山歌,这种歌走不进年轻人的世界,我在想能不能有一种东西能让年轻人接受,加入到弘扬客家文化的团队中来。”( D0 Z% {8 d( ^3 ^# r9 Z: z! }
+ k$ p+ \; G. p7 E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27 21:44 , Processed in 0.10698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