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图胜千字,遗憾的是没有图片能清楚的告诉我们声音如何,因此借助于文字来描述是必要的。但欲使简洁的词组能传神且引起部份的共鸣,势必先加以详述,否则说了半天还是一知半解。
( [1 C/ N4 T* B+ `
: f; x* o5 k( _3 U! p$ f% L 下面就是一些常被运用的形容词及术语的补述: . c7 m( N% f2 b6 i
) T1 G/ A* x0 r, W L
1※分辨率
# \" d9 A9 c" S. E" v* C' S
; h& a* p% F8 }+ W6 ?+ H5 a 玩过照相机者都知道,好的镜头能照出线条清晰富有层次感的照片。音响器材从唱头而始一直到喇叭系统,无一不影响分辨率,连讯号线及喇叭线都不例外,甚至接端的干净与否接触好坏都有关连。与照片一样,分辨率即层次感。层次感良好即有深度感;照片上景观远近一目了然,音响上听觉的感受是声音有远近分明之感-我们称之为三度空间感。 但在音响上,通常我们说分辨率好多半是指「1」弦乐器的擦弦音「2」声乐的唇音「3」合奏乐器是否彼此清晰可分等。 ( {( H6 O, D- P# U4 P; c; E6 h
! _7 _( S" @0 v
2※三度空间感 . m$ y4 J# d: }( i4 h) U* k# ]
; m \8 W% N+ A6 O) M/ u: P 三度空间感即为立体之意。但在音响,很不幸「立体声」多半被狭意的指左右喇叭同时发出的音是否有异。如有,多半的人会说有立体感,鲜有人注意此处所谓的立体感之后是否还俱三度空间感,即深度感。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忽视摆喇叭的重要性,一律把喇叭贴墙脚放置,只注意做在中央听听左右声音分离的情形而忽略声音的远近。当然这并不是说贴墙摆就不好,而是要以喇叭的特性而定。 7 U- ]- K9 Y2 f; H$ E. d
( j+ k) }: \1 x) n! n0 G
三度空间感除喇叭之摆设位置外,其音色亦属之。听觉不难分辨发声体的远近位置。所以,如果高音稍弱,中音稍强,或高音传达出之时间比中音稍慢,人耳立即会感觉出高、中音有远近之分。如果高音强,我们会觉得声音是平面没有远近。简单言之,高音与中音如果是等量等速,声音会是平面的。
$ F# G9 _) w2 C. f- ]+ Z# |1 m( s5 F
是否高音稍弱音速较慢就能构成三度空间感呢?原则上是的,但是如果稍弱而影响到高音的清晰度则分辨率就差了。所以彼此兼顾是必须的。 $ Y# c' G! D! ]
" J7 n; K3 e5 p& D0 r, y) |2 r: q) g 3※响应平顺 5 v5 q+ a5 j) W, E4 ^2 d3 k
! R, m; K# X8 }) ~: O& m3 ~
所有音响组件的起码要求是,以仪器测得的响应曲线是呈水平直线。以扩大机而言,给它一个小东西所放大出来的要与原图相符,就如同照片放大一样。如果变形,即意味扩大机本身有失真。响应不平顺即器材本身带色彩渲染,听起来即有突出或缺失之感。喇叭系统在无响室所测之响应曲线亦应越平顺越好。没有曲线图的,即以多少HZ到多少HZ+-几dB来表示,+-dB数越小表示越平顺。 , V8 ]3 S9 _: i7 W8 v
/ _( P6 ]; v( u j2 w/ ? 器材具良好的响应平顺即意味其系属中性,不论如何搭配器材不会改变音色,但事实上在音响是办不到的。
% ~6 x; S# K8 Y: f* K+ w t/ o
5 C0 g8 r/ U9 J4 G/ K2 W 4※带宽 7 O2 Q4 C3 g/ d
: v3 Q, v4 q; H: \5 D5 |0 k! D; @
即频率范围,指该器材在设计上是限制在某段频率(声波)之间工作。是不是越宽越好?不见得,但代表电子科技进步则是毫无疑问的。扩大机我们可以不必苛求其带宽特性,只要它能忠实的把信号放大提供所需要的功率就可谓称职了。但带宽最好不要狭于人耳可及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18KHZ因人而异,喇叭系统亦如此。 2 v& R* M5 Z, `7 ] {7 q
1 i8 f6 Z+ q V) L2 V* f
带宽数字之后的+-Db数字亦很重要,此即上述的响应平顺。例如A喇叭的标示频率范围是50HZ~20KHZ+-3dB,-6dB35HZ35,B喇叭的标示是35HZ~20KHZ+-6dB。光看数字比较,我们知道两者的频率范围是相等的,但显然B喇叭不如A喇叭那么平顺,因为B喇叭很可能在20KHZ之处是-6dB,而A则是-3dB。如果C喇叭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2dB,毫无疑问的它的响应比A或B更平顺更宽阔,低音更延伸。 L3 g4 z0 x6 }. s2 K
+ c9 h4 h$ J( [4 j, J; z! T
5※低音延伸
4 K+ n( ]4 w- Y- _
1 }4 `2 T* l" d; C 唱头,大唱盘,CD唱盘,扩大机等都与低音延伸有关,而喇叭尤其,因为它使我们听到由电子产生的声波。喇叭的低音延伸所指的不是量而是质。听圣桑的管风琴交响曲所录的2,30HZ管风琴声段如能清晰听出,汗毛有感觉或地有微震,我们可以评定这喇叭的低音够延伸。听鼓声或低音大提琴的重,浓,厚,我们不称之低音延伸,因为该等乐器所发出的低音应都在30HZ以上。
: k8 U4 X" _% h1 b+ K, D
5 m) v2 G, q, d. I4 J6 y' \6 D: ] 低音够延伸的喇叭似乎都有一共同特色,就是低音量听起来有稍嫌不足之感。似乎低音量丰满者都无法延伸,有延伸而丰满者泰半又不能大音量聆听(如传输式音箱者)因为受到物理因素所限。所以,如果向借助均衡器来延伸低音的,请勿大音量聆听(1812序曲炮声发烧片 + 均衡器 = 喇叭报销)。
1 }3 z1 h" h) m& D0 \+ w2 l7 z$ x" J% M
6※低音渲染
/ T( k* U, l( x1 g6 T! \1 w, u) C& j* x/ w; Q5 B
渲染即加强之意。以定音鼓,低音大提琴,大提琴,男低音,热门音乐的电子低音鼓等音乐试之泰半可获其低音是否有渲染。有的喇叭其低音设计加强,因为考虑到是在一般家庭使用状况之故。这种喇叭在中等以下音量时尚可,略大时则会显得低音过于肥胖及混沌。设计者明知但不予理会,因为他知道只有少数人才会在如此音量下聆听。 所以在阅读喇叭的评论文章时,有关其低音过于渲染的评论是应加以留意的,因为也许这对喇叭正适合您中低音音量聆听也说不定。如果评论说低音不够,也许在您的小聆听环境是恰到好处也说不定。
1 ^& N) P l" }1 |; d% r# R: C# L
6 X1 h# l3 a! [$ l 7※中音突出 8 ]+ v( S) D0 P5 |1 \+ i9 R2 N
) j/ O: \; M$ A# o1 c
真空管机大部份都具有中音突出的个性,这也是高音之不似晶体机那么延伸而在听觉上的自然反应。有的喇叭系统亦如此。中音是人耳最敏感,各类音乐最集中的声区。所以为讨人喜欢,许多音响产品都在中音各显神通争取不同的购买对象。
1 j6 \$ \2 \5 s9 g, z8 E
1 M5 G5 w. ]9 q 中音突出毫无疑问是讨好声乐(古典或热门),铜管乐器及钢琴。如果您是偏好这方面音乐的,集中挑选被评论为中音突出的器材店该是错不了。
; S8 g- P# E; b2 c$ Z; H7 p4 I* v. ~& F# Q/ C" w
8※高音细腻 % p6 F( ]1 P: Y O$ }' n- o
4 r! \) {2 T% V4 |7 k4 i! X5 r 很可惜,似乎没有一种音响器材具中音突出且高音细腻的。过份强调高音细腻,中音必定有单薄的感觉。听声乐,钢琴,铜管等乐器一试便知。但高音细腻则讨好弦乐曲,如小提琴等。如果您是着重于室内乐,小提琴等弦乐器占大部份的乐曲的话,找高音细腻甚至略夸张些器材亦无妨。但要注意,细腻并不意味明亮,否则在一般公寓或水泥造等建筑会觉得高音有吵杂之感,尤其是使用CD唱盘或听数字录音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