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W. {5 a3 Q7 L } 所以这都是他们的规律。这是属于,这些问题就告诉一些年青人,将来你们欣赏的时候,你们就可以了解了,将来你们去听音乐会也好,听演出也好,你们听—听就知道了,哎哟,哪些比较好的,哪些比较差的,有欣赏能力。2 O% M( U0 D0 T8 n( l' C# k2 B% b
3 B' U' V o: P( N. H 现在就是歌剧艺术是最复杂,为什么我要跟你们讲一讲,将来对你们欣赏有好处,它既是声乐,又是器乐,他既是听觉又是视觉。听觉艺术它是靠听的,它还要看他的表演,他的歌剧,他既是表演艺术,又是造型艺术,歌居就是造型艺术,一般的合唱就没有造型,你像中央乐团现在没有造型,合唱队一摆就一排,乐队一摆就自己那么一坐,就行了,歌剧是一个造型艺术,它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他在舞台上整个的他是这样的,他一个是,他是一个综合统一的艺术,这属于歌剧,交响乐我刚才简单讲了一下,合唱讲了一下。舞剧就不讲了,舞剧它就是多一个节奏,各种节奏的变化。 8 P, \6 {4 L! R+ L5 B3 o* x* a2 `; X0 z J4 i7 A
下面再讲一下关于合唱的功能。我们现在不是大家都在群众歌咏运动现在我说我们国家现在上了三个台阶,从群众歌曲大家唱到建国以后的多声部,到现在第三台阶很多业余团体可以唱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是纯律,这无伴奏合唱现在是最高雅的,实际上最高雅,现在这个我们国家起步晚进步快,这一点我非常高兴。这里面就是合唱这个协调、平衡、统一的问题,我这觉得这里面就是指的三个方面,协调、平衡、统一是指的三点,一点是声音,一点是吐字,一种是语气,就是感情。一个是声,一个是字,一个是情,这个感情这个语气非常重要。字正腔圆,我有时候给他们讲这个十三字经,那个拼音,我觉得现在年轻人很多都拼不准,现在不知道你们那儿,他们的学校都有这个课吧,你们有没有这个课,关于吐字咬字,中国的吐字咬字是世界上是比不了的,哪个国家都比不了的,除了咱们比越南差一点,越南更难一点,越南咱们四声他六声,他说的“嗡嗡嗡嗡”,咱们是一点都听不懂,人家说的很清楚,“嗡嗡嗡嗡嗡嗡”,我什么也听不懂,他是六声,我们是四声,四声在国际上已经相当复杂了。这是属于这个方面,关于吐字、咬字。 : i7 y! r& ^$ H2 J# g+ Y $ O* A5 [* |7 @" z6 {8 p) _# B l 我现在是跟大家随便讲,我现在要讲的东西很多,看从哪儿讲。我还要给你们讲一个什么呢?讲—个就是怎么样去关系,给你们讲几个,我写了一个三字经,三字经,这个三字经就是根据我多少年来的教训!,因为这个总要不断的总结自己的问题,后来我写了一个三字经,三字经是这样,这个一个就是作为一个指挥带与跟的问题,带往前带,带,还有一个跟,我带着你走,我跟着你走,就是这个带与跟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后来我是在人民音乐上是,大概是58年以后,我曾经写过这个三字经,但是没有讲他不一定清楚,带与跟这个什么,带就带吧,跟就跟吧,什么带与跟,就是唱好一首作品,该带的不能跟,该跟的不能带。这个是有一定的别扭关系。你比如说“向前,向前,向前”这一句,这应该怎么样?必须带。因为什么呢?连续向前,向前,向前,六个向前,一个要比一个强,这时候才能够带出来,“向前,向前,向前”,下面指挥的动作很“向前,向前,向前”啪,下面你再带下去完了,下面就要跟了,“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嘀嗒喀,哒哒啦哒噔噔噔噔的带到”,这就跟,这就不要再“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这是浪费生命,这就浪费生命了,“向前,向前”,啪非带着,啪一收,完了“铛铛铛迪”,你在这里很神奇在这里,“嗡嗡”,你就演奏吧,“铛里锒铛,档里锒铛,迪哒里琅哒……”那么这就是带和跟的关系,那么该带的不能跟,该跟的不能带,你最重要的是要抓准形象,形象抓准了以后,我后来我就把它归纳,我写了一个三字经,这也是为了青年人,为了后代,不要走弯路,你看现在很多业余团体唱歌,那个指挥都非常卖劲,从头到尾都很卖劲,满头大汗,一般粗一般响,真使劲,那真认真,但是他没有这些关系,不懂这些关系就是浪费生命,瞎使劲,这个观念问题,这个使劲,你首先使不使劲,你关键问题要抓点形象,这一段应该是强的还应该是弱的,怎么样还是柔的还是刚的,你要把它搞清楚了,怎么唱才能符合歌词的内容,抓准这个形象你再用手去表达,这个跟与带的问题解决了,这是第一个。 * d& D' [# U# A) D, L$ y, A/ m1 z 2 h: y W% H/ _0 S4 {$ J; C7 o 第二个三字经就是刚与柔。刚和柔的关系,刚与柔,这个是什么呢?就是手上的问题了,我这都是和指挥员讲课的时候,这个课堂上是没有的,我这是多年来的教训,我跟他们讲,后来我归纳了一个三字经,我说跟大家讲一讲,刚与柔,首先在手上的问题,我就看他们指挥我说哎哟,怒吼吧黄河,他们在那儿唱,“怒吼吧黄河”,哎哟,好多业余团体没有一个能够把那个抓出来的,碰口没有力量,为什么呢?刚与柔没有解决。你比如说“怒吼吧黄河”,就没有劲,再使劲“怒吼吧”,再使劲“怒吼吧黄河”,行不行?不行。起码这个唱法这个地方没有劲,“怒吼吧黄河”,完了,“怒吼”,“怒吼”,最后上吊了,为什么呢?他使不上劲,因为什么呢?他这个地方没有动力,“铛铛锒铛铛里铛”,呼气这样,这才是刚,“怒,怒”,它使不上劲,“怒”你看“吧”,“吧”怒吼,你看怒,你看,使上劲了,你看“怒,怒”动力出来了,“怒吼吧黄河,蹦蹦”,所以这个分寸感,这个不是谁教的,这个也是从一个从体验到体现,慢慢的懂得这个道理。原来我看到指挥好多业余团体都出不来,怎么使劲?“怒吼吧黄河”也出不来。经过最后“铛里锒铛吧吧吧”,怒吼这样叭,怒吼马上,我告诉他们,你们呼吸是这样,“怒,怒”,不要分散,结果最后一弄出来了,啪出来了,很有力量,很有力度。这不是技巧,这是一个手法。所以我这些手法告诉你们年轻人,将来你们去搞歌咏运动,你们不要走弯路,这是这个刚与柔,该刚的刚,该柔的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