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童声合唱团组建的一些经验( X% `/ ]2 q6 K
$ h. g8 p# J1 F4 `4 P+ m9 f( ~ 组建起一支好的童声合唱团,既能体现这支合唱团指导老师的综合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合唱训练能力、指挥能力等)的水准,也可反映这所学校学生整体的艺术素质。
& E T* N U5 I* w+ v8 z' z( Z& y7 }! r5 q; f0 \9 R7 J
组建合唱团之前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本校的现状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师资的力量水平,来确立一个目标----合唱团短期内达到的水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依此来确定所建合唱团的规模和它的声部配置。这样,在组建合唱团时会使组建者心中有底,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 j- [& U6 M6 S" t6 o3 G2 K1 G# E( {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下面从组建童声合唱团中合唱团的规模、合唱团声部的配置、合唱团队员的招收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浅略的见解。! M. @$ M0 _) R
+ k5 x. }4 B& Z3 {" @ 一、童声合唱团的规模) _0 y; @: M& M* V3 X
: d! ~6 y" j8 |' `5 U 实践证明,以一个学校为单位组建合唱团,其规模(人数的范围)大约在30人―60人之间比较适宜。如果少于30人,那只是一支小合唱或小组唱的队伍,同时在合唱声部的配置上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多于60人,从合唱水平提高和组织工作方面都会增加不少的难度。% B4 ?8 N9 l$ u' T- o
" s6 R k) A7 J2 j 一般的规律,学生合唱团的规模与其水平、能力、管理之间存在着反比的关系。规模大,其阵容强、影响力大、普及作用好,但合唱水平提高较难、整体效果偏低、组织管理工作难度加大;规模小,其阵容弱、影响力小、普及作用差,但合唱水平较易提高、整体效果相对高、组织管理工作难度减小。正因为这些方方面面相互制约、相互矛盾,所以要实事求是地来确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模。/ }* w2 K3 R0 A: F9 X5 W
" I- y" @4 b6 H, r6 h3 e- X 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因为各种合唱比赛较多,有些学校和团队为了保证声势宏大、声音嘹响,比赛时不吃亏,尽量的追求人数上的最多。但这恰恰忽略和削弱了合唱团的整体素质和作品的表现能力。单纯的追求人数,往往会把乐感不强、发声和音准上有问题的学生吸纳进来。歌唱时这些学生不但增加的音量不大,而且会影响周边的队员和合唱团整体水平的发挥。要认识到,合唱团声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声乐训练的结果,不仅仅取决于人数的多寡。
8 X1 h3 p) f0 ]. t0 m1 u) O0 R: L" |% b9 R
二、合唱团声部的配置与划分1 n, D/ _+ N( H! X
% k. \$ \; _8 Y. i5 a
由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品多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作品,超过四声部的童声合唱作品较为少见。所以合唱团声部的配置一般为:
5 a8 z, k7 c" @2 y" P: C- e7 A& g5 m1 j7 a- ~ a! g
1、二声部配置: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声部配置,只有高与低两个声部。刚组建起来的合唱团,因为在许多方面没有基础性的训练和准备,比较适宜这种声部配置。演唱一些小的作品,队员的演唱能力容易达到,也更能发挥出整体的演唱水平。$ F' v( q& F5 l+ U3 k+ m: M5 ]. u
9 A, k2 ]$ i$ H9 m" x: X; I
2、三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中声部,这就是三声部配置。这样的童声合唱作品比较多,有利于训练、演唱范围的扩大,队员们演唱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把女声合唱的作品纳入其中,因为女声与童声的声音相近似。这类作品在演唱时,其作品表现力上有一定的难度,对队员的音乐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7 j* ~+ r$ d" ^8 n
$ A* }' }2 e1 w2 X. X 3、四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外声部基础上,加入两个内声部(中高声部和中低声部),这就是四声部配置。这样的作品不少,可以包括由器乐作品改编的、成人混声四部合唱改编的作品。由于声部多、演唱范围广,演唱的难度也较大,不仅要求队员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要求指挥也须具有相应的能力。
- l6 W3 v4 h) ?$ k' b
: A2 D. ^" n# x" W: Y 值得注意的有二点:一是声部的训练要由易到难、顺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二是演出作品的选择,要与合唱团的演唱能力相吻合,切忌好高务远。前者能使队员获得扎实的基本功,后者则不致因作品太难,队员力所不能及,而造成无法准确、完美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例如,为了参加第三届国际童声合唱节,笔者组建了一支由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的童声合唱团。刚开始时,笔者把二声部作品《啊,老师妈妈》作为基础曲目来训练,在队员二声部能力得到巩固后,又用三声部作品《童心向往的世界》来进行提高训练。5月份参加宁波市中小学合唱选拔赛时,由于作品难度相对较小、合唱团演唱能力强,在29个合唱团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了四声部作品《太阳出来了》的排练,并参加了7月份在宁波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童声合唱节闭幕式的演出,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u$ d6 w; F$ J3 ]
/ y2 G- W1 O; o' u/ Q. H1 ] 合唱团声部的划分,即既要根据个体的音域、音质,来确定每个队员演唱那个声部;又要强调合唱团各声部间的平衡,以及从低声部到高声部之间的力量对比。这里有个原则,一般来说,声部从低到高力量的配置,应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低音部的声音要饱满、沉稳,人数可多点、声音要大些。高声部的声音要清脆、明亮,人数可少点、声音要小些。当然,声部力量的配置有时要视作品的要求而定。
% G9 l, u$ n/ W% X, A7 M3 v; i1 E9 `
$ B% O: L9 Y: D1 L7 E' @ 三、合唱队员的招收
7 W6 h3 x8 r) b. s F; j1 {6 B8 s* v- e. J9 k
1、招收的方法7 ]: P0 q1 x8 T& f
' b, h: A; e, \* G0 n: f
①在音乐课上挑选。通过抽查个别学生的歌唱,从中了解这些学生的音乐能力(音准、节奏感、音色、表现力等)。
/ ~& j& Y7 x/ ^/ ]8 h4 a
}2 T) _4 t. I; n4 a) T ②在学前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挑选。这是挑选队员的好时机,并可加深对这些学生的了解。
K' H2 ]. C" c& W2 s/ P* V" k. i* M- q/ O
③在学校和班级举行文艺活动时挑选。可从中发现一些好的苗子。8 i. x0 h/ K2 c" X
' u0 z, j5 `3 Y N3 i 2、招收的要求! ?4 Z! @. ^$ [( |, o- U0 z0 N8 S$ \
/ g# s, P! U- J) K: ~2 j6 R* _0 M
招收合唱团队员有不少的要求,如视唱能力、乐理知识、表演水平等等,但这些可在学生进团后,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具有:较好的音准概念、较好的声音条件、能胜任本声部的音域、较强的节奏感,这四方面的素质和潜力。7 w6 c5 o) ?4 b, r" g, J, @
4 _: a; p& t5 w' ?+ Z
下面就从这四方面谈谈如何考查学生、挑选队员:! x) m9 g; l* s: E; p3 }% u
5 c! ]+ m: F8 D9 Z- \; s/ `. M. { ①音准。音准应该优先于其他能力,而作为第一条件来考虑。考查的办法有二种:一是,让学生唱首自己熟悉的歌,老师给一音高而不给伴奏,等学生清唱完时,老师再用钢琴核对其尾音是否准确。准确的,则说明这位学生控制音高的能力是比较强的;二是,老师在钢琴上弹一组音,使其中一个音的音高略有变化,如1b35,135,1#35,要求学生用唱名唱出来,看其能否准确地分辩和模唱。
- Q( d$ C y; ~
& K) ~- B% R4 [( Z! g ②声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可用简单的方法来考查,让学生演唱一首歌,从中来发现他的音质,以及是否具有比较自然、舒展的歌唱状态。要强调的是,我们挑选的是合唱队员,而不是独唱演员,所以最好挑选那些声音具有共性、融合度好的学生。对于存在着声音个性突出而融合度又差、用声习惯不好等问题的学生的入选,关键在指导老师是否有能力加以纠正、解决。
4 g2 l: E$ ~ P4 g/ c4 n; g' [+ \: w' }( S5 l" i! V) }* L
③音域。音域的考查比较简单,关键在老师分配队员去哪个声部的选择。老师们一般习惯根据队员音域的高低来进行声部的分配,高音唱得上,就分到高声部,否则就分到低声部。实际上这种简单的分配法不利于组建成一支优秀的合唱团。对于那些既能上高音、又能唱好低音,音域较宽的队员,指导老师一定要按照合唱团、合唱作品的需要出发,作出合理、有效的安排。3 ]: D, X9 a+ O m5 f
" S! ?4 O- @" m6 Q" u6 T ④节奏感。考查时,老师可编一些简单的节奏、两条近似而又有差别的节奏等,用手示范,让学生准确地辩别并模仿出来,以考查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 v) i- }. l N" j$ Z
) b5 y+ I3 s ]9 }' F& G5 X
考查时抓住上述的四个重要条件,就
0 _5 c% m/ v3 K% F
: l5 z' d4 h; S0 k8 d 能招收到合格的合唱队员。通过训练,得到提高,使整个合唱团能够完美的来表现作品。
4 m, Q. S1 N. f2 |2 K' D) [, P4 M7 C7 t: a4 F
组建童声合唱团,其最终目的是发展童声合唱艺术,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需要善于积累经验。从“控制规模、有效配置、按质招收”着手,科学施教、培养新人,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童声合唱队伍,推动我市童声合唱艺术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