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88|回复: 0

[名家特写] 夏夜邀约 清爽摇曳

[复制链接]

3841

积分

6

听众

1910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3841
mzzvr 发表于 2016-8-3 09: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ISA夏季音乐节给上海市民的消夏时光增添了一份丰盛的节目单,无需西装革履,也无需正襟危坐,你可以全情投入地随着音乐摇摆身体,也可以拿起手机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分享舞台上的精彩瞬间,因为这里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冷音乐厅,而是一场气氛轻松的草坪音乐会。
$ s$ K) G9 n5 ?2 ~; H
* k% k5 b) L; K+ ^- P/ D9 e+ S5 j  7月5日晚,趁着夜色微阑,幸运地挥别了暴风雨的上海拉开了今夏草坪音乐会的帷幕,金属般明丽的铜管音色映衬着雨后天空中绚烂的火烧云,令人心神迷醉,来自纽约爱乐铜管声部的五位演奏家轻装上场,开启了MISA夏季音乐节的第一场户外演出“美妙节奏”。
% n, g3 e: C2 j6 a. k! N2 A) Z. F. K, l, M  R
  纽爱有意在这个夜晚营造一场美国式的音乐派对,将我们带回到上个世纪爵士乐风靡的年代,纽爱前指挥伯恩斯坦的《上城记》组曲、艾林顿公爵的《这都不算什么》、格什温的《我找到节奏》和《美妙的节奏》、布莱恩-巴尔梅格斯的《铜管音乐》三首和约翰-坎德的《纽约,纽约》一一上演,这些来自美国本土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以爵士风十足的旋律转音和极具标志性的摇摆节奏将上海和纽约无缝衔接,我们仿若置身于旧电影中的纽约街头,伴随着号声的鸣响闪过一幕幕街景。
& Q( V( c2 t  L6 Y* u
$ o# `7 d6 u8 q& c. Z6 `  与一般音乐厅中的表演有所不同的是,演奏家在每次表演前都会向在场听众简单介绍乐曲的创作情况,寥寥几句话语便能使听众得知作品的来源与背景,即便是毫无音乐基础的听众,在这个现场也不会感到茫然失措。
- F2 n- U- r* }# t/ f# i0 {) U' w
  专业性,或者说学术含量已不是这场音乐会的评判标准。开场的两首乐曲均改编自传统的古典名曲,为了贴近普通大众的音乐审美和聆听习惯,亨德尔的《皇家焰火》第四乐章“欢庆”和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都已经改换成相当通俗化的表现方式,尤其是后者那“蹦擦蹦擦”的节奏音型甚至让坐在台下的笔者产生一瞬间的不适,可是这种音乐改编的效果是明显的,“世界名曲”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快速消弭掉与台下听众之间的距离,对于大多数市民听众来说,有了名团名曲的加持,这场演出是专业的。4 m& @% T# k% y

" }( ]  e* K* j7 b, I  这种专业者眼中的通俗化和大众眼中的专业性正是城市音乐文化多层间隔的体现,夏季音乐节相对于传统音乐季对经典曲目的朝圣,更多倾向于打破流行、古典和爵士等不同音乐类型的界限,在音乐厅之外,以草坪音乐会的方式提供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共享的音乐空间。就如同在这场铜管五重奏之中,专业人士听得见创作的技术和演奏的水准,音乐爱好者沉醉于爵士乐的迷情氛围,即便是借由免费派发的门票赶来凑热闹的听众也能享受到一个欢快美妙的音乐夜晚。更重要的是,音乐节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获得了引导大众聆赏习惯与建立艺术审美标准的可能性。
5 V; B4 U+ u( u! }0 d
2 g# d  {  R5 H$ O- S* D  MISA音乐节以Music In the Summer Air的创办理念,让我们得以在盛夏的夜晚,在城市的中心,赶赴一场音乐的聚会。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7 06:31 , Processed in 0.11776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