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t x% Y U8 j 作为音乐会的重头戏,中国爱乐乐团演奏了俄罗斯作曲大师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E小调第五交响曲。这部交响曲常被人用来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相提并论,也被称作是柴可夫斯基的“命运交响曲”,全曲以“与命运抗争”为主题,表现了作曲家十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并突出体现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这一主旨。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自从首演以来就被认为是作曲家本人、俄罗斯音乐学派乃至西方古典音乐中最为杰出的交响曲之一。中国爱乐乐团在其16年历史中曾多次成功演奏这部作品,包括曾在2015年“丝绸之路”巡演中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上演此曲。此次访问俄罗斯,中国爱乐乐团也为俄罗斯听众展现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加上张国勇对俄罗斯音乐的精妙解读,使得早已熟知柴可夫斯基音乐的俄罗斯观众依然对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大为折服。 , \9 O7 B b3 g, W9 ^( n z U; p/ V! N' E3 T- K$ \/ E5 | 在正式曲目完成之后,中国爱乐乐团携手伊尔库茨克州立爱乐乐团的15位音乐家,共同演奏了两首精心准备的加演曲目,这不仅是两支乐团之间的首度合作,也是中俄音乐家之间的一次难得的交流。选自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著名乐曲“花之圆舞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也是最广泛流传的俄罗斯音乐名作之一,该乐曲由担任伊尔库茨克州立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的著名拉脱维亚指挥家伊尔马-拉宾什指挥。在音乐会的最后,乐团上演了由中国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邹野改编的《神圣的战争》,引发了全场观众的起立欢呼。《神圣的战争》是1941年6月底由时任红旗歌舞团团长的亚历山大罗夫创作的一首爱国歌曲,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传唱全国,极大鼓舞了全体军民抗击侵略者的意志。由于出现在了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神圣的战争》一曲此后在中国也家喻户晓,也使其成为了中俄两国人民对战争年代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