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茨的执着3 N7 Y6 g! M# e# {) h+ L/ Z
$ H: X8 t4 ?5 I) r( b 英国乐评人诺曼-莱布雷希特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发表的评论中提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命题——谁杀了古典音乐。且不论此书的真实性与指向性,该乐评集让许多古典音乐爱好者开始思考一个真真切切的问题:古典音乐到底该何去何从?从上个世纪被乐迷们称道的钢琴“黄金时代”演奏家,到一个个传奇大师离世带给古典音乐界的冲击,直至今日,古典音乐似乎真的如莱布雷希特所说的,正在一步步被当代流行艺术侵蚀。6月23日什洛莫-敏茨在北京举办独奏音乐会,许多感慨古典音乐正在慢慢消亡的乐迷们赶往北京音乐厅,意在一睹这位曾以“金右手”称道小提琴界的音乐家的实力。* L* n: q: Z9 ], l
( E' L8 E: F' |" m: T 当晚,敏茨选择的是尤金-伊萨伊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一组综合了J.S.巴赫的复调技巧与印象派创作特点,集技巧性、创意性与戏剧性于一身的组曲。
1 n) E, e- _8 t( ^
' N3 ?. \2 `! e1 r Q; M) p' ], i 遵循自己的演奏习惯,敏茨在落弓时以弓根接触琴弦,音色凌厉而不张扬,可谓张弛有度。演奏过程中,无论是作品中以附点节奏推动音乐发展的激昂段落,还是平稳的半音阶,敏茨在“动”与“静”、“外向”与内向”两种不同的音乐性格中游走并游刃有余。当晚,敏茨仍以F孔45度斜向观众,为的是将其音乐传达至音乐厅的最远处,与所有的观众进行“交谈”;对伊萨依作品的熟悉让敏茨在音乐理解、表现力中发挥出色。可以说,敏茨在演奏这套以高难度著称的组曲时,以自己多年的演奏经验与分析为这套作品选择了最合适的音色与演奏方法。, w1 i; E' b9 F
7 B: Y l! \0 e: I) f, G* E
对任何一个小提琴演奏家来说,年龄都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鸿沟。现已59岁的敏茨,如要拘泥于技巧的高度,可能无法与自己巅峰时期相比。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古典音乐被质疑的年代,这些古典音乐的传承者并没有在岁月的长河中向年龄低头,演奏时不会让人感觉到他对音乐性或技巧性的丝毫怠慢。
$ o+ P$ \, Y* c- I3 S3 r6 V5 D7 \) r& Y0 J
古典音乐应该何去何从,这个跨世纪难题的答案我们可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然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有这些愿意为古典音乐传承而努力的音乐家,古典音乐便不会消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