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卡瓦科斯1 x; f% e& J! S6 T( F
2 o, x; X1 h. h; R, a
6月22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独奏音乐会,对笔者而言,是继去年11月帕尔曼独奏音乐会后最值得期待的小提琴艺术飨宴。作为国家大剧院“国际小提琴大师系列”第三位登场的名家,他的演奏曲目中因包含了舒伯特的《C大调幻想曲》而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 x( y1 g* b, o7 \$ s 3 I- p- c1 m$ B/ X3 f 舒伯特的这首为小提琴与钢琴创作的《C大调幻想曲》是代表了他在音乐上最高成就的几首C大调杰作之一,也是一首非常与众不同的作品,在其宏伟结构中,有着源源不断的歌唱旋律,其中包括直接来自舒伯特的艺术歌曲(Se mir gegruBt)的惆怅、渴望的旋律。在这样的音乐中,卡瓦科斯的歌唱自然而真挚,他的控制极佳的运弓赋予连绵的歌唱线条以更具表现力的呼吸和起伏。但这首幻想曲远不止表现歌唱性这样简单,它是在技术上最棘手的作品之一。在笔者听过的这首作品的演绎中,甚至连海菲茨大师都不能达到吉东-克莱默那种曲尽其妙的理想境界。卡瓦科斯在对音乐细部的精雕细刻方面超过克莱默,有些时候,他的演奏甚至有“气困于雕琢”的危险,但这样的处理却是他深思熟虑的整体构思的组成因素。他赋予这首作品以一种近乎出神入化的平静和冥想色彩,很多地方,他的琴声都比其他演奏家要轻。但偶尔的响亮与饱满,提醒听者,这并不是柔弱的音乐,从而在这种克制中透出古典大师的高贵气度。这样一来,在长久的克制之后,当最后的具有进行曲风格的主题到来时,在力度和音色上明显增强了的演奏就格外感人。卡瓦科斯的速度保持着独特的从容,在主题的反复中并不加入任何可感知的变化,在这样的朴素中有一种不以效果取悦听者、仅仅“让音乐自己说话”的纯正古典品味。$ L. m2 w! o0 q9 k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