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浓厚“肯尼亚风”的民歌《你好,中国!》和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二楼响起并拉开开幕式音乐会的序幕,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承办的“第三届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暨首届孔子学院艺术节”活动正式开启。
$ z# l; S+ Y% `( s+ E+ A: J/ |' q
此次国际音乐夏令营及艺术节邀请了来自世界五大洲近50名有艺术专业背景的学员和带队教授,他们在6月26日至7月7日间到访北京和湖南两地,学习、体验中国精美的音乐文化。
2 i. t I: Z: d* F4 y: ]
- N/ u! X5 z. \( l 音乐行五洲' L) \1 y0 x" |( g( q$ J
$ t7 Y" w2 _, I# Z+ |% x
2014年、2015年,中央音乐学院分别举办了北京-天津和北京-云南两届“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邀请来自美国、丹麦、匈牙利等多所孔子学院的60余名学员及带队教师,围绕“中国音乐文化”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已成为在海外孔子学院及国内外音乐界、教育界享有良好口碑的品牌项目。0 C' o, |; d( i
# C. l8 Y$ B: V" F4 D* n% j
在今年6月25日举行的第三届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暨首届孔子学院艺术节开幕式音乐会上,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音乐孔子学院理事长郭淑兰在致辞中说,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五洲音乐,五色桥”。与前两届夏令营活动相比,参与人员从之前的欧、美扩展到全球五大洲。) e A2 d, n6 \1 }! z. i/ g
, F* d4 @8 f4 x5 c4 m2 |: k U* D
从“音乐”到“艺术”0 R1 r; j$ u5 \
3 A( w6 N+ I( M, h2 ?4 h
6月25日的开幕式音乐会上,《你好,中国!》、《阿里郎》、《翻身道情》、《小河淌水》、《乡村路带我回家》等节目以声乐、器乐多种形式展现了各国风情,舞蹈《风中的胡杨》及昆曲《牡丹亭-游园》片段的展示更让夏令营实现了从“音乐”到“艺术”的更宽广拓展。音乐会邀请了国内马头琴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宝力高,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龚琳娜及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院校多名艺术家加盟,多角度呈现了世界音乐、文化、艺术的融合。" x- k9 r. v8 ~
" L: \# ]+ R# \9 C d" s8 [ 据了解,此次夏令营活动除了沿袭前两届安排外国营员学习中国乐器、演奏经典作品之外,还举办3场音乐会(开幕式、湖南之旅音乐会、闭幕式)、3场专家讲座、两个中国文化工作坊等多元化、交互式的活动,并特别举办一场以“音乐-文化-世界”为主题的中外师生联谊座谈会,关注中外青年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8 r0 q; ?% B% d: ?0 r# v" c0 i
# W& R$ | I2 M9 {5 k; {6 P 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及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刘月宁介绍,在中国的两周时间内,营员们通过五次课学习中国乐器,其后到湖南体验、学习苗族和侗族的民间音乐文化,并将在7月6日晚的闭幕音乐会上进行汇报演出。0 {, @ E7 i" b" _" R* L
1 M3 x& s9 s5 p) B- h; h) M4 j" [
夏天相聚中国6 A, T, d( k' ^7 m, ^( o b
) Y, K/ L' m' L: _& C) u. u 随着孔子学院教育及文化交流活动日渐深入,艺术正在成为丰富孔子学院内涵的生力军,不仅艺术类课程、艺术文化活动已成为全球各孔子学院中的常规项目,许多孔子学院还组建了多种形式和规模的艺术团,希望与中国有更多的交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接连三年举办的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为全球孔子学院提供高水平的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 E, F0 H& w0 }/ H
& ~1 g2 S0 d2 k2 e: s! A9 R' s
“夏天,相聚中国”,三年来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已成为全球各个孔子学院师生期待并逐渐形成惯例的艺术常规性活动。通过体验中国音乐文化,为各国了解中国艺术、传统文化、进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提供了一种效果显著、丰富多彩的交流形式。刘月宁表示,在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我们要把精美的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分享。因此“传统经典分享、中西融合创新”是此次夏令营暨艺术节突出的亮点。“我们从不推广,我们分享。”刘月宁这一句话道出了国际音乐夏令营及音乐孔子学院各种艺术活动的初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