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Q4 \+ H' U* C7 B9 Q 苏州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高校合唱联盟主席、天津北洋合唱团指挥家任保平总结,国内高校对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重技术、轻文化。他说,合唱指挥专业要求综合能力强、文化功底深厚,但是,现在国内的许多专业学生只会几部大型交响乐、清唱剧或合唱作品,作品的浏览量比较少,不能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大量浏览作品,一年要浏览一百部以上的合唱文献,对合唱史的研究要从中世纪的文献开始,进行宗教调式、审美等多角度的研究。从原始到现在,必须会分析每个时期的作品特征;研究音乐与文学、美术互相之间的关联;对作曲家背景的研究以及对同时代的不同作曲家之间的比较研究等等。他认为,指挥不能只会打拍子,要有一定的知识宽度,要学好《教育心理学》、《排练心理学》、《指挥心理学》;研究世界上最好的合唱团的风格、声音处理,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 G! }+ m8 ~! Z) C) O4 N
1 x2 A9 a, T o" p 另一个问题在于对学生的实际排练能力培养不够。任保平教授分析,学生毕业后要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非专业合唱团,这些合唱团的团员往往水平参差不齐,存在“音色不好、读谱困难、视唱能力低”等诸多问题,这使许多刚毕业的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因此,必须重视对社会合唱团的排练实践,在校期间就要帮助学生掌握训练合唱团的基本技能,掌握对一个社会合唱团排练的全过程,包括音色的统一和谐、如何热身、正确发声等等,这需要有丰富经验的老师进行引导和亲自示范,而目前国内高校中比较缺乏具有丰富的合唱团训练经验的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