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响乐团创新发展的德国样本
5 l3 d% U- O1 r: |9 U b$ @1 Q. e9 [% t. @
德国的交响乐演出植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在当前德国演出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根据德国舞台协会的统计,德国平均每年上演各类交响乐演出约9000场,拥有约130个交响乐团和众多室内乐团,如以人口基数衡量,德国是世界上拥有乐团密度最高的国家。3 q" I I7 \: ~. v s1 L" ]" T, X8 O( b! u
) M# x) T: Z S# l4 Y0 P9 i0 M* C 公立、广播乐团持续活跃5 D3 K f: N& A2 K
8 l/ `2 m; W: ^# h, J1 J 德国剧场与交响乐团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多数乐团(80多个)隶属于各级剧院(国家剧院、州立剧院、市立剧院)或者歌剧院,这些乐团的编制从40人到130人不等。乐团除了完成本剧院的演出任务外,也要以音乐会交响乐团的形式深入到小城镇去演出。德国还有30多个纯粹的音乐会交响乐团和13个广播交响乐团。
; Q/ \9 J# z" h" ^0 r
1 [' s' R( V/ T- A- ~ 德国实行联邦制,文化开支主要是州和地方的事务,国家只提供一小部分资助。公立乐团和剧院都是以公共拨款为主,赞助和私人捐助为辅。私人捐助只占1%,通常用于特定项目。德国舞台协会称,德国每年用于公立乐团和剧院的支出为20亿欧元,相当于各级政府总支出的0.2%。
& m8 @5 {; i9 B# s' Y
! c9 K, Q4 q# \ f6 F5 r @# D9 y 在柏林、慕尼黑、汉堡、德累斯顿、莱比锡等大中城市里,音乐会演出种类很丰富,人们可以在世界级著名乐团的音乐会中进行选择,如柏林爱乐乐团、柏林国家歌剧院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交响乐团等。
5 Y7 Q8 a2 q) I: r( g q2 p7 @' O3 m; c: j8 D# p+ {
广播乐团是德国乐团文化的又一特色。德国的广播乐团隶属于公共广播电视台,是靠广播电视费养活的。他们主要演奏委托作品和主办自己的音乐会系列,如一些新作品、巴洛克到浪漫派时期鲜为人知的作品,通过广播来扩大听众群。广播乐团的一些音乐会系列都取得了国际声誉,像西德意志广播电台的“新室内乐”和“时代音乐”、巴伐利亚广播电台的“音乐万岁”、北德意志广播电台的“新作品”等。另外,广播乐团也会与财政扶持的职业合唱团合作。# Z q7 ^5 Z) ]4 Q
2 j! E- @% o, V/ `5 ?8 J 乐团工作在德国算是很抢手的职业,每年约有1400名器乐专业的学生毕业,而市场只能提供约170个职位。一个中等乐团时常会有200多个应聘者,其中还包括外国人。有的乐团通过招收实习生的办法进行筛选,对优秀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表示录用意向,学生也可在实习演出中积累经验。2 q' F: S1 o- c
0 `; o' w( S% ` 地方乐团秉持特色
m) |4 a/ q+ v$ h$ S+ ?* P+ z N9 n0 C. D
看重社会责任
+ i$ |4 R: \- \0 s9 E! u% H( o$ i: C; b" a; ]+ H
德国很多小城市都有自己的交响乐团,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而又富于传统的音乐中心,德国音乐会演出市场的维系靠的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德国的乐团尤其是小城市的乐团,属地特色十分明显。与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不同,德国历史上长期处在分裂状态,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管理,诸侯多、宫廷多,而宫廷里面大多配备乐团,直到19世纪以后,这些乐团作为诸侯的遗产逐渐归了地方和州政府。
3 p+ _3 p( R% Q
' b l1 V4 @/ f p8 W! T# W 在演出市场上,地方乐团与巡演乐团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巡演乐团带着同样的节目到不同地方演出,基本上不用排练新节目以适应某地观众需要。本地乐团则不同,它不能重复相同的节目,而要不断地推出不同的节目以满足市场需求,节目规划的连续性是巡演乐团难以做到的。许多乐团的音乐总监利用演出市场的这些特点,在不同城市里实现着各自的艺术梦想。乐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市场,如音乐会开场前讲座、下午场音乐会、配合文学的音乐讲座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德国乐团文化的特色之一。
9 R/ ]6 j" m' H" |! `& X/ M- B, U* Q& C. E7 m6 @" f
地方乐团还担负着为当地青少年和成人教育提供演出服务的任务。例如在东部城市开姆尼茨,罗伯特-舒曼爱乐乐团的成员要为本地区30所学校服务,担任“课堂监护人”陪伴学生到毕业,以各种方式让学生接触、了解古典音乐和乐团日常工作。这样的乐团在德国也很多,可称为当地文化和演出市场的启蒙者。
" q' i# u _' ~, Y9 ?" \1 D
, {( {2 q) ? T% R+ c. ?/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