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们曾为一些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提供过一个特别的音乐减压沙龙。在那次沙龙上,一位父亲画了一幅有关自闭症友善型社区的图画。. V! y& q4 z9 B z) W# g2 j8 u
* y: o5 R! L& |* b
那位父亲对我们说,如果将来他的儿子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友好的社会当中,即使其中会有一些人带着歧视的眼光,但只要有那么一些人在给予孩子们积极包容的力量的话,就足够了。/ O6 Z6 k8 ^! D3 x" n( \) ^+ V" p: o6 |
0 R/ ~" \" L3 y" W: H! D/ P 那幅画的名字叫做《海洋天堂》。) x1 W0 ~+ h2 h
+ g- E3 B9 y- n# v; }( b- m& v' r 2
) u" E6 E4 Y2 ~/ D' _7 C" P
/ v* U1 _, z l5 s" b4 Y# W 非心理学背景的朋友们可能经常会将自闭症理解为“性格内向孤僻”,然而实质上,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脑神经异常障碍,医学界尚未探明自闭症的起因。自闭症的常见症状包括:社交与情绪障碍、刻板行为(不断重复特定动作或者想法,非常抗拒改变)以及感统失调(感觉扭曲,比如看见的东西,听见的声音或者对触摸的态度等等和普通人不同)。然而,自闭症患者们的症状通常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因此,自闭症的医学全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谱系”一词取义于光谱,用于描述自闭症患者们就像光谱一样,每人都具有着不同的特征,处于不同的位置,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 \, b) i! I1 o+ {# V, @; ?; m
! |$ N; K4 y, v, y1 ^
正因为每一位自闭症患者各有不同,使得针对这一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更加困难。0 d ` m! w% T! U' [
( _ F5 i+ V- h# Q
自闭症本身是无法被“治愈”的,只能通过特定的治疗与训练来提高功能水平。许多针对自闭症的治疗手段都尝试着将自闭症患者“正常化”,变得和我们一样。被称为自闭症治疗先驱的心理学教授Ole Lvar Lovaas曾使用电击,不给饭吃,不给水喝等方法训练自闭症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这种在现在看来相当极端的做法,逐渐演变为了当前正在广泛应用的ABA(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最浅显地说,ABA疗法通过奖励目标行为(比如小红花)以及对非目标行为无视或者惩罚等行为矫正手段,让孩子们的行为往大人期望的目标发展。在美国,很多特殊学校都采用ABA疗法,且这一治疗模型也在中国的特殊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8 Z' {( |. w2 k- u
- l8 {* b) p2 c 针对自闭症儿童,ABA疗法在行为层面上,确实是具有相当的有效性的。然而,与此相伴的,ABA疗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4 [' `$ j$ e: g( D
$ f, _" H$ c/ {8 e1 O6 ^! F 2015年10月30日,笔者参加了在纽约长岛举办的“自闭症及即兴式音乐治疗会议”。会上,任教于纽约大学音乐治疗系的Ken Aigen博士进行了题为《当代自闭症团体运动——对音乐治疗研究的启迪》的主题发言。
) A4 R, {- K4 s( n+ u* y
& s, x6 j! c2 ^3 ^' f& U 在这次精彩的报告中,Aigen博士提到:在2000年之后的美国,越来越多长大了的自闭症患者开始为自己发声。比如美国由自闭症患者自己创建的非营利组织“Autistic Self Advocacy Network”便提出了许多在他们受过的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E& C. a, `6 v* P9 Z7 i/ D
5 i) T/ U/ v! G& s
例如,有一个在ABA学校里上过学的高功能自闭症女士曾经提到,当她上学的时候,如果她做了什么老师喜欢、但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的话,她就是好孩子;可是当她做了某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原地转圈)时,她就是坏孩子。因而,虽然她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矫正”,但那种无法获得安全感、满足感、爱与尊重的感觉,却始终伴随着她。
& Q$ q" E0 q6 P& Z v( z9 h1 p
7 I% w7 _9 I3 [3 X; t) I 许多自闭症的患者以及相关行业中的学者都有着类似的看法。在他们看来,自闭症,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疾病。外在的疾病——例如感冒,可以理解为在正常人的身上增加了一个疾病的枷锁。当病好了之后,这个枷锁便可自动褪去,一个人也就由疾病状态变回了正常人的状态。
9 l5 \/ U; \% f8 z; ?* v. l7 N5 _ o4 ^% h5 }
然而,对自闭症的患者来说,情形却并不是这样。在自闭症患者的眼中,自闭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并不是一种需要被治愈的“疾病”。自闭症是他们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他们思考问题的工具。他们甚至不能够想象自己脱离自闭症而生活的样子。因此,在我们眼中看来怪异、病态的行为,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恰恰是令他们感到满足、安全的生活方式,是他们感受世界的手段——他们想要连续看20遍同样的动画片,因为这会让他们感觉到安全,不用担心不确定的剧情;他们想要原地转圈,这让他们感到舒服,因为他们的世界可能是天旋地转模糊不清的,而转圈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他们想不断重复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这是他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逻辑和我们不同,而重复能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8 ?( S! r8 E7 O. @6 o
& m" l! ]4 X. R 但很遗憾的是,在当下的社会中,类似ABA疗法的许多治疗与教育模式都太过注重去矫正他们的行为,而很少关注到他们内心深处,对于“自我”的渴望。. E- v5 V- d% f$ @' n
5 M9 U1 Y: @- l% M, A1 u/ J7 G/ [1 B$ I 3
* v7 Z7 A/ L; _( K7 o: C) g8 o# L; T7 \& F' a7 m$ M8 ~, P
——我们所认为的正确,一定是正确的吗?
8 I5 V& ^2 P/ v
S) Q- \2 n8 t3 \6 i, l9 Q/ X ——我们所谓的“改造”与“矫正”,真的是有利于自闭症儿童身心发育、能够让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吗?
R9 z: r" A& j! O. g- G
. |! N8 r, K, k- I: f ——在帮助自闭症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同时,我们是否亦有责任,来帮助社会更好地适应他们?! @5 l* }' ?+ z: w( k, A, @4 C
: v- q5 E' T5 C: |- W
对于这些哲学性思辨问题,或许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无法找到确定的答案。可是,这并不是我们停止思考与改进的理由。
: |' B3 w( E5 k) G6 d- s; q
* A) |* q. Z; h0 ~# V 自闭症儿童是音乐治疗所服务的主要群体之一。从行业建立初期开始,音乐治疗界的从业者便开始了针对自闭症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探索。在2015年,美国国家自闭症中心正式将音乐治疗列入对自闭症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之一。
7 G' S+ p+ J' ~. v/ x$ m; w; `5 S: `% m
与其他传统的行为矫正训练方式相比较,音乐治疗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在于,音乐可以为自闭症儿童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无威胁的环境。而当孩子们获得了安全感、稳定了情绪时,针对他们的训练和教学便会更加有效。除此之外,音乐本身可以作为强化物与奖励机制而存在,因而能够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 t% U- X! D1 Y/ C% a: _3 t
- F" C4 A. E+ T1 H 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的个性化的音乐治疗方案,孩子们可以通过干预达到提高语言、社交、认知、运动、感官统合等功能,增强自信心与积极情绪,并能够通过音乐活动,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美国音乐治疗协会(American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的官方网站上,便记录着许多来自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反馈——) N/ P1 m5 L0 o7 g' E4 S# D
* f9 `( {4 r& v; Z S* m2 M: R
“我认为,音乐治疗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技能和功能上的提升,而最最重要的是:我的孩子能够在一个积极、安定、充满乐趣的环境中去学习,这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自信心。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体验其实是无价之宝。相对于机构里的其他同龄自闭症的孩子,我家儿子的语言功能、行为表现、学习能力,还有他的自信心,都是远远超越于他们的。音乐为我们全家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我真的非常非常地感谢音乐治疗师,也为我的孩子感到非常地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