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与北京的中山公园音乐堂似乎有着奇妙缘分。15年前首次聆听这个伟大乐团,正是在幽静的昔日皇家园林之内。那是2001年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一场音乐会,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在尤里-特米尔卡诺夫指挥下与英国钢琴家彼得-多诺霍合作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和《第二交响曲》。下半场的《第二交响曲》,从第一乐章开头的几个音符起,音乐的国度里呈现出崭新的地平线,一种令人目眩的光辉、沁人肺腑的清新、超凡脱俗的美和摄人魂魄的力量从特米尔卡诺夫指挥下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源源不断地呈现出来。7 y8 x4 c E& V* d$ Z
# W" ]% x; a1 `+ H, `. } 2016年6月12日晚,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再次登台中山公园音乐堂。这场音乐会有着特殊的色彩:它是“世界俄罗斯日”国际文化系列活动之一。担任指挥的仍然是该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尤里-特米尔卡诺夫。 1 Y8 ~& N7 K) {: A7 ` % Y$ Q# b/ A1 Y7 P" b0 I$ I 令人欣慰的是,将近15年后,走上同一座音乐舞台的指挥大师步履依然稳健。笔者第一次听他指挥是在1998年6月,在伦敦海德公园旁古色古香的巨型音乐厅“皇家艾伯特大厅”内,他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西贝柳斯之夜”。那一场音乐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指挥家与老一辈大师穆拉文斯基一脉相承的凌厉速度和对音乐的率直处理。但这次,特米尔卡诺夫开启《天方夜谭》第一乐章的是缓慢得令人吃惊的速度。《天方夜谭》是笔者最钟爱的俄罗斯音乐杰作之一,对于拉威尔在一篇音乐会评论中谈到的“俄罗斯乐派在某些时候表现出的华而不实的绘画性”,笔者毫无同感,《天方夜谭》的绘画性,在笔者看来,是人类用音符描摹出的大海最生动感人的画面,如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那个由木管乐器重奏的波光粼粼的奇妙旋律。正是出于对这部作品的热爱,我几乎不错过这部作品在北京的所有演出,包括捷杰耶夫指挥基洛夫乐团和世界和平乐团以及上个月的费城管弦乐团与雅尼克-奈泽特-塞甘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包括唱片上的所有版本在内,笔者从未听到以如此舒缓的速度演绎这个标题为“大海与辛巴德的航船”的波澜壮阔的乐章。但特米尔卡诺夫的卓越正在于,这种超乎常规的速度在他手中有着强大的艺术说服力,是他的整体速度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在这样的速度中少了汹涌澎湃的推动力,但收获的是异常宽阔的画面感和精致的细节刻画。四个乐章的性格凸显得鲜明而又没有斧凿之痕,首席列夫-克里契科夫的独奏不仅有着极好的音准,而且充满迷人的歌唱性和叙事性,将四个乐章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 2 i. o. w9 ~2 N3 J+ [/ x ; j* n( S. w) h6 \/ H8 u$ H 下半场,特米尔卡诺夫与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理解十分透彻,这体现于二者对作品整个结构的严密构筑以及对乐句表现力的深入挖掘。在璀璨的管弦乐音色中,这首作品史诗般的精神视野,以震撼性的力量得到深刻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