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84|回复: 0

[声乐教程] 声学平话(二)

[复制链接]

8527

积分

16

听众

464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527
164247123 发表于 2016-7-10 09: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学平话(二)音调与律制# |; {5 ?3 X5 h, z

! S3 r8 I: ]' Y' q  人耳对声音音调的感觉主要与声音的频率有关,但不成正比,具有对数关系。事实上,人耳的听觉是复杂的,人对声音音调的感觉还与声音的声压级有关。
- p  b4 l7 e1 H0 f' ~) [3 a  {3 p7 P4 ?1 C
  音调的高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准,由声音振动的基频频率决定的,称为"绝对音高"。大家在听音乐会时可以见到,演出开始前,所有的乐手都要校一下音,为的就是使整个乐队的所有乐器都是使用相同的音高标准。
  j$ x- I( t) f2 \
% R/ F- Q/ k/ N$ |" g! U4 S2 K$ h  在音乐戏曲等听觉艺术中,人们并不注重频率,却十分看中频率的比值,即音高间的关系,这在音乐中称为音程关系,,又称之为"相对音高"。我们常听人说某人唱歌老跑调,其实就是他对音程关系掌握得不好。  R& K4 D* F% M( x; K& m1 v3 e9 _, Z+ B

3 F5 D8 P+ l$ v" J  \7 j) _3 ?3 \/ \  关于音乐的音高与音程的关系,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律学"。目前,世界各国存在着好几种律制。但最常用的有三种,即十二平均律、五度相声律、纯律。律制不同,音程关系也有很大不同。6 g7 j9 a+ [, A; I
6 W1 F; I- ^4 m5 u% ]# f1 u
  关于音乐律制,从皇帝时代就有了标准。《千字文》里有这么一句"闰馀成岁,律吕调阳",是说律吕始于皇帝,皇帝命其臣伶伦取谷之竹,截以为筒,阴阳各六。六阳管为律,六阴管为吕;六阳管之首为黄钟,六阴管之首为大吕。
6 a! `: n! B% G" J8 ^, T" [$ l
4 X- T7 W2 Z0 j$ S" W  人们现在经常用"黄钟大吕"一词去形容音乐、文辞的正大、高妙、庄严,其实这"黄钟"和"大吕"正是我国古代的音乐律制中的音律,这种律制称为三分益损律,即取9寸长内径3分的管子,以其筒音为第一律,称为黄钟;从黄钟开始,缩短它的1/3,称为三分损一,是黄钟的上五度音,为第二律林钟······五度相声律是希腊的比德哥拉斯通过计算求得的,它是以弦长来计算的,其实与中国的三分益损律是一种律制。但五度相声律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即不能构成一个完整实用的音阶。/ [/ k# _$ u$ U' p6 \2 V
! o8 j; u* b% ^9 x
  乐音声音是由基音和泛音构成的,称为自然泛音列,人们发现自然泛音列中的1、2、3、5分音(即基音与二次、三次、五次谐波)之间的关系最和谐。事实上,2与3的关系是纯五度,2与5的关系是大三度,1与2的关系是八度。通过这三种音程相加减,可得到其他各律。因为其频率比数简单,声音纯净,所以称之为纯律。但纯律在转调时比较麻烦,不适合乐器的制造与演奏。但最近一些国家又对纯律热心起来,极力主张在无伴奏合唱中使用纯律。据说中世纪一些教堂的唱诗班使用纯律的合唱了的,只可惜我们现在无法听到这种极和谐纯净的合唱了。
# x5 j! J0 m# D! z- s9 Y/ u/ Q4 o2 t9 N3 b* H; t
  十二平均律解决了转调的问题,对乐器的制造与演奏也提供了方便,但它的一些音的和谐性较差,如大六度、三度等等。" I- _1 P+ T9 Z, e& M5 {
& U8 h& `2 L) j0 {
  弹过吉他的朋友在校弦的第5品,但它与第一弦空弦同音高,现在乐器多是以十二平均律来制造的,那麽这种方法校出的音程是十二平均律的;另外还有一种泛音校弦法,即第一弦7品上的泛音与第二5品上的泛音同音高,这是一种纯律校弦法,可是吉他的品格是按十二平均律制定的,所以当你弹第二弦5品时,会发现比第一弦空弦的音略高一点,这就是两种律制的区别。7 m  Z% ~3 h0 W+ L

1 F$ `% R+ N1 k# z" k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及印度等国家的民族音乐里,还有更为复杂的音程音阶,所以很难用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去演奏这种音阶的音乐。做MIDI的人也时常为此事发愁,要想用MIDI键盘表现这些民族乐器,真是太困难了,要不没感情没人味儿,要不根本就弹不出那样的民族音阶来。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27 15:59 , Processed in 0.47729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