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许多热爱声乐,怀着歌唱梦的莘莘学子们纷纷前来应试,经过层层选拔,优秀者顺利入围,落榜者也并不气馁,准备来年再次拼搏实现梦想。对于这些因某些原因失利的落榜者我们给予鼓励和赞赏,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最佳的原动力;对于准备或再次考学的学生来说,怎样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还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和经验上的不足。为了考生能更加深入了解考试的准备工作和应试细节,笔者认为,本文大体从五个方面向大家初步介绍:
" T' y3 h8 V$ F- E
! i! @6 \4 ~8 ]5 Y( v/ P% C; ` 据多年来的招生考试经验,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和考生对于参加这门学科的考试普遍存在着很多误区:
+ z/ N& b: Y: H/ B& C 2 h( A* B) C$ V i* L& [
第一,源于学生本身的误区) Y! a: f6 h3 ^/ j+ d
6 e' T8 Z! g+ f 许多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由于文化课很薄弱,认为在文化课学习方面已无出路,他们片面的以为专业音乐学院声歌系对于文化课的分数要求不高,能够作为保证上大学的选择。还有一些学生看到了当今社会上有越来越多歌唱家涌出,并且受到广大欣赏者的喜爱。所以许多学生盲目崇拜,甚至于认为学习声乐是能够有机会扬名的最佳途径和选择就业的便利条件。( m, o, l' x" f8 | d n9 r+ j* O. v
+ l o: B8 K! w1 s+ Q, e 第二,是来源于学生家长的误区
. ?$ x+ c8 }: g+ z, e. C
9 t1 h$ N* W( H 一些家长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梦想,试图在孩子身上弥补未曾学习歌唱的缺憾。我们知道,在中国20世纪80、90年代时曾经出现过一阵“钢琴热”,带动了全国成千上万的孩子与家长竞相学习钢琴。随即又出现了“考级热”!考级甚至还与升学直接相关。所以许多家长不惜付出经济上、心理上多方面的努力。事实上,孩子没有这方面天赋或并不喜爱音乐,而是在家长的勉强和逼迫下进行学习。随着这一热潮逐渐降温,现在我们已经深切地看到这一热潮带给我们的严重负面效应,如造成许多孩子身心俱疲。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以主观意愿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兴趣是不可取的。拔苗助长是无益而且无谓的!从以上的事例分析我们也应该在选择考专业音乐学院时慎重考虑。家长们应该从孩子角度考虑,以民主的态度和孩子共同决定。
: B+ U% k; ?* m7 f+ C9 `2 J
( b; N) g; ^; ~- R$ ^# q; @ 第三,来源于社会上的误区
* b) u/ a. x, x, h# l7 p ; o, u0 Y% ]7 |8 B' F4 L
如上两条来自家长和学生自身的误区形成一定风气后,便成为现今社会对于参加专业音乐院校考试的一种来自整个社会的误区。社会上大多数人既对能够进入专业音乐学院学习者投以羡慕的目光,同时又认为学习音乐,学习声乐是由于文化课水平不高,所以选择学习音乐。造成这些社会误区的原因是多元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音乐学院声乐学科乃至整个音乐学院的教育体制不了解,作为专业音乐学院当然是以专业的训练为主,但是并不代表对于学生文化素养不重视。况且考生的高考分数必须要达到每年规定的录取分数线才可顺利录取。
( j( s1 _4 C) L5 O9 ?$ Y 7 p( j1 [* |. I- c G1 a
解决如上误区的最好办法是要调整个人心态。作为考生来说既然决定选择歌唱为自己从事、奋斗的目标,就要从自身出发,对于自身条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虽然天赋是必要的,这里要强调所谓的天赋包括诸多方面,例如:嗓音条件、表演能力、文化素质等。但最重要的是内心是热爱音乐、热爱歌唱的。如果将学习人为的联系上许多功利因素,即使具备了天赋,没有足够艺术激情,也终究会与理想背道而驰的。翻译家、艺术理论家傅雷曾经教育他的儿子国际钢琴家傅聪“要先做人,再做艺术家,然后是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我想把这句话送给即将选择声乐作为自己未来专业的同学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