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剧进校园走基层+ E* A& A: }' k; F0 Y6 x
0 S: ?3 N, T8 O$ J8 U$ y5 \2 Q
“播种”普及成重点5 u" U+ F# |; f5 W2 w; _. f1 g
* _4 [/ a2 C; d- r3 \2 Q' C) E 如何引领市民自然而顺畅地走进歌剧的世界?如何培养更多的歌剧粉丝?据了解,今年,播种普及成为重点。根据歌剧艺术普及计划,上海市群艺馆推出系列歌剧讲座、导赏“艺术大课堂”。上海市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商圈、园区、企事业单位的白领人群,市民文化节评选出的200支百强合唱团及上海市音乐类相关沙龙团队的会员等,分别成为普及的重点对象。9 @! J( l" \4 y: x, j' L, S- P) d" k
7 E. N# S0 ?! B8 S8 i$ x z& C
此前,上海歌剧院在歌剧《茶花女》登台演出前,便带着剧目进入华东政法大学进行了导赏。歌剧院老师对故事背景、歌剧知识包括演唱时的发音和戏剧服饰等的详尽介绍,让不少学生对歌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就读于经济法专业的祖沁睿告诉记者,《茶花女》是她喜爱的一部外国名著,但她没有听过歌剧演绎。“此次导赏活动,让我较深入地了解了歌剧这门艺术,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接触、欣赏到这样的高雅艺术。”出于对歌剧的向往,她已经专门买票进剧场观看了完整的歌剧演出。
! m' f. K9 H. X; z' T% G: j e- X2 ?4 i% N7 y4 _
市民“艺术大课堂”还邀请了2013年和2015年市民文化节合唱大赛中涌现的百强团队及各区县的群文骨干,专门到上海歌剧院近距离观摩歌剧《阿蒂拉》的排练,并接受上海歌剧院教师施恒的两堂歌剧辅导课。梦之韵合唱团团长王占全表示:“歌剧以前离我们太远,相信只要我们有机会多亲近它,一定会慢慢喜欢上它。”此外,上海歌剧院还为浦东张江园区的白领带来了一台题为《歌剧的曼妙让人着迷》的欣赏讲座;走过“十年”的文化品牌——长宁星期音乐会还邀请旅日女高音歌唱家张柳春举办专场演出,为观众带来许多国外歌剧经典选段,并在观众的热烈要求下返场演出。
2 H) D' U3 B" B, A: z! v7 @( `) Y: n* W4 J& n! `* Q/ M: @( a4 N$ R
据悉,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市群艺馆的“艺术大课堂”还将歌剧推广与歌剧演出紧密结合,每场演出前即开展相关的剧目导赏,观众看完导赏听完讲座后,超过50%的观众订票去观看,已初步积累了一批歌剧的准粉丝。
9 ~+ R$ |& q3 N" r( M x7 w4 [) ~% ?8 N. @$ I |7 X2 |5 l7 W) q/ J/ H! W
从民族经典歌剧入手* P+ g: Y" E. L5 @/ f
- d3 F4 o1 M! \8 P* b0 |- u8 c) ]
线上线下联动普及
; p) x/ Q& _; C" J
! m3 C7 Y# }$ G/ R, V( n6 h 歌剧的普及立足于看、听、唱。除了推出一系列演出和导赏活动外,市民文化节还相应推出了市民歌剧选段演唱大赛。歌剧一般以意大利语演唱为主,这对于刚接触歌剧的市民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大家更快入门,民族歌剧成了最佳选择。日前,“上海市民文化节-民族经典歌剧选段演唱大赛”也拉开了帷幕,申城不少市民跃跃欲试,《江姐》、《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经典民族歌剧开始在市民中间唱响。据悉,赛事评出来的民族歌剧经典唱段达人和优秀团队,将于6月底在全市进行展演,评选出的优秀“江姐演唱者”还将有机会参加7月1日上海歌剧院《江姐》的歌剧演出。; Q" t# p. d/ C) s
: T- T+ N% ]; ~& m
此外,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还将推出“歌剧艺术课件”,上海市群艺馆拟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定制歌剧艺术课堂的线上线下课程产品和菜单,在市民网络艺术学院课件平台开辟歌剧艺术普及板块,以中青年受众为重点目标人群,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式赏析培训。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还将整合全市的公共文化配送资源和渠道,推出“经典歌剧唱段巡讲巡演”,以经典歌剧唱段巡演、讲演为主要配送产品,以各类艺术节庆为重要节点,结合社区需求,面向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聆听经典”歌剧艺术普及活动。
$ I+ H! `; h( Q3 T) V6 e( R$ U, X h# N# d& G' U# a3 h1 A
萧烨璎表示:“歌剧源自西方,融合了文学、表演、歌唱等艺术精髓,是一门并非人人都能马上读懂的艺术。我们的初步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歌剧普及活动,逐步培养一批固定的观众群,从最初的普及、赏析开始,到最后自发地走进歌剧院欣赏、支持这门艺术。”
. o; K- f! j9 P1 P4 e( p9 w( I" H4 V# l!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