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17|回复: 0

[名家特写] 传统音乐只剩下一个背影了吗?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1

听众

600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2191
mpsh5134 发表于 2016-6-24 06: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是中国第四代知名导演吴天明的泣血绝唱,或许有不少人因为一个刷爆朋友圈的“跪求”走进了电影院。这两天,文艺圈、朋友圈和电影圈一同炸开了锅。/ N! e) d7 `: R

/ e- K+ m( Y$ r. J& ]5 W  说到“百鸟朝凤”,本是出自宋-李昉《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所谓“百鸟之歌”,指仅献祭给人间公正贤明的亡者,《诗经-大雅-卷阿》曰:“凤凰于飞,亦傅于天……凤凰鸣矣,于彼高岗。”周朝初兴,凤鸣岐山,旧时喻旨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有点儿音乐素养的人听到“百鸟朝凤”一词,便会想起音乐欣赏课上老师讲的唢呐曲《百鸟朝凤》。$ @* ~, i/ t' }4 K/ f( r8 T8 e

3 a* s7 C0 V) @0 h7 {" }* M# P6 @  电影《百鸟朝凤》讲的是一群住在黄河边上吹唢呐的匠人,传说那里有一曲代表唢呐最高技艺的《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才能胜任,而且永远单传。师父只会将这首曲子传给艺品人品俱佳的一个弟子,唢呐乐队以“班”的形式游走于镇子附近的大小村庄,红白喜事少不了高亢响亮又婉转低徊的唢呐声,而《百鸟朝凤》则一曲难求,是唯有德高望重者才配享受的祝福。) v/ m" H4 N  u& R- _

- q7 S3 {+ k6 E7 ~& ^7 x% I* B  总体来说,该影片触及的命题是当前中国文化面临的重大课题: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与转化。唢呐家族班所代表的乡村秩序——传统中的忠、信、义、礼、仁,在当前不可逆转的现代市场社会中,遭遇困境甚至崩溃。如何面对以及是否真有出路,影片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留给我们一个背影,或许,这是导演编剧留给时代的质问——难道我们的传统音乐在当下的社会中也仅剩一个背影了吗?
3 S) g2 Y& G% ]' l# }
9 X" K  Y) A3 j% d( w! v/ I6 ?8 t+ ]  是否传统中的所有元素都值得保留?影片有一个细节,值得讨论。在影片中,一曲《百鸟朝凤》是唢呐艺术的至高象征,据说只能在德行最好的人的葬礼上演奏,其他人无权享有这一荣耀。因而学习和吹奏《百鸟朝凤》便成为整部影片中关键的驱动线索。但是,为什么只有德高望重的尊者贵人才能享有这一名曲,而普通民众就被剥夺这一权利?《百鸟朝凤》在这个意义上,只是道德判断和地位判别的工具,那么它又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承载它作为艺术的独立价值?或许正是由于产生了这些疑问,使我感到这部电影不过瘾,没看够。传统中国进入现代的转型,这是无比艰难和困苦的过程,一部电影当然无法展现所有的现实问题。但我们必须承认,《百鸟朝凤》以执着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从“小人物”的视角和中国民间音乐的视野,以富有象征的叙事来观照当前中国的社会文化问题,无论如何都值得肯定、值得关注。% m+ @% E1 C/ _6 x1 o

2 k+ _% F6 U6 u  对于制片人方励“跪求”排片的行为,放在音乐圈何尝不是如此?流行起来的大都是商业生产线上毫无价值的烂歌,好音乐却无人问津。
. I( _# F+ R; w9 w6 t- I; m& \" w" V; @9 ?4 K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一个关于礼崩乐坏的故事依旧被你我需要。中国电影需要真正懂得电影的人、懂得电影的记者,去引导观众。一部以传统音乐文化为主线的文艺片行走的艰难,是否让我们反思和反省——当下所有的进步和繁荣需要我们停下脚步,先扪心自问呢?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2-24 21:06 , Processed in 0.11840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