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小鼓的后期制作很多制作人都会眉头一皱,因为它经常会成为我们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小瓶颈。小鼓的声音在一首歌曲中至关重要,无论是哪种音乐风格,它关乎到整首歌的节奏走向,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小鼓的声音来辨别一首歌的风格。那么这次我带来一个关于小鼓后期制作的小技巧。
% N! u5 t$ m1 }% u+ A! F" B1 y8 r c
制作中常常会在小鼓上出现的问题包括与吉他等中高频率乐器的互相掩盖(Masking),与人声或主音吉他在音量上的冲撞,还有最让人头痛的声音松紧度。所以今天我带来一个关于小鼓后期制作的小技巧。
! f# u3 l: Z" Q6 k' v0 W- e& a2 a; [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让我们在决定歌曲风格之前,先把上面的这些问题统统解决了呢?: X+ x+ X0 s' |2 _* I* f2 L
/ ]5 B: {, S( ~" V, _$ N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方法,通过一系列的EQ调整,从厚度,打击感和空间感三个方面下手。
) G$ ]9 H5 v& i1 y; z( Q
- r$ Y( @% b! }+ C7 o. X 我希望大家这个时候能够思考一下,这三个方面分别需要我们怎样去调试EQ?如果没有头绪也没关系,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讲解。
) s: Z) f' V5 N. b' ^' I4 Q9 i- a# i
一:在中低频段(Low-Mids)增加重量。
$ m( p+ T* F# v
" W$ L7 D/ L+ E, Z$ [ 这便是我说的“厚度”,我通常会在180Hz和220Hz两个区域稍微推起来,尽量手动先来调节控制域,我们需要的是两根很窄,锥形的EQ控制域,两个区域尽量不要接壤,而且要保持220Hz阶段比180Hz阶段稍微高那么一些。通常如果大家自学EQ,教材一般会推荐只使用220Hz阶段,用一个稍微宽一些的,小山头形状的控制域。而我认为结合使用180Hz阶段,小鼓的声音会更加结实。那么到底推起多少,就取决于歌曲的风格了。
3 M% y5 N5 L; v/ H8 b% H1 T) S2 r; a+ ~8 C) I6 y4 ?- J
二:稍微推起中高频段(High-Mids)9 p3 f0 }( i1 F) p
0 g+ q3 [1 `, z2 g+ w 这一个技巧主要是用于增强小鼓的“打击感”。稍稍在1.5KHz阶段推起,可以很有效地解决小鼓声音显弱的问题,其实原理在于1.5KHz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爆破区”(SnapZone)。如果在录小鼓的时候使用的是一支麦克风录小鼓上部,这个技巧还能够带出小鼓下部的震动感(例:AC/DC-《BackinBlack》里面小鼓的声音),如果录音时使用了两支麦克风上下各一,那么我建议在两个音轨上都加上这个EQ。1 l" S3 J" I) m5 V& S- P6 T- D
a4 \; y( W4 ^! G3 ^1 @
三:高频段(Highs)的空间7 }) n8 y4 X: Q9 L
8 w A \2 M. Q# i
在10KHz阶段推起,便可以增强小鼓的“空间感”,这个推动可以根据个人的风格和需要,并没有限制。结合之前两个技巧,可以让小鼓的声音充分放出来并带有足够的力量,如果录音条件足够,这个高频技巧甚至可以取代混响(Reverb),在10KHz推起之后再加上混响会产生小鼓无限回响的效果,80年代许多重金属的乐队会使用这个技巧(例子太多了,举一个我最喜欢的吧,Whitesnake-《1987》里面小鼓的声音)。
5 n n y% [5 i+ b. S% Q; W, Z' o
( Y) T- c; z) C1 A 希望今天的这个技巧大家会有所受用,当然,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性格,永远使用同一个方法是不科学的。各位将我的技巧拿去结合自己的风格,通常会有惊喜般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