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观察
3 }/ H. e2 {& U4 f- E, z! v- s7 \1 C) ?6 s* `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沈阳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上海国际青年管弦乐团、西安交响乐团、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台湾长荣交响乐团……12支交响乐团汇聚国家大剧院,演绎不同历史时期29位作曲家的34部作品,包括《怀旧》《思乡曲》《森吉德玛》《瑶族舞曲》《节日序曲》《春节序曲》《梁祝》《嘎达梅林》《山林之歌》等。国家大剧院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虽已于日前落幕,这个“春天的聚会”却仍余音萦绕。
" j3 z$ `6 f# X
$ [! }& ~1 m v$ k “国家大剧院承担着历史的使命与责任,不仅要支持、发扬中国交响乐的队伍,更要传承中国交响乐的文化。某种意义上讲,这场音乐会是我们和大家一起进行的一次中国交响音乐的寻根之旅。”在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指挥家陈佐煌执棒,贵阳交响乐团带来的“历史的回声:中国交响乐早期作品专场音乐会”现场,陈佐煌这样表达对前辈的致敬。( {$ D* n6 J9 k+ I% G! J( E2 v& U
' J' h, t( I" j( w7 z 由国家大剧院、中国音协主办的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以“中国交响乐记忆”为主题。国家大剧院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就是要通过追寻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足迹,挖掘、弘扬中国音乐文化,推动中国交响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寻根”似乎成了中国交响乐“再出发”的应有之义,而紧接着的“五月音乐节”“漫步经典”系列音乐会等,也陆续亮相。
/ t& S: g, i- N6 r( v
: I' ^1 I } O) c; `8 i: | “很少有机会听到中国作品的演出,这是个很大的遗憾”* m& M! g: p/ v, c/ F& P1 c6 X2 }
7 x* F# V5 Q+ h8 t
19世纪中后期,西方音乐文化随着西方传教人士的涌入而渐成影响,中国音乐文化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铜管乐器为主要构成的军乐队或西洋管弦乐队陆续出现,与之相应的交响音乐创作逐渐兴起。1916年,萧友梅在留学德国期间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管弦乐作品《哀悼进行曲》;1929年,黄自在美国创作了《怀旧》;1937年,马思聪创作了《思乡曲》《塞外舞曲》;1946年,中央管弦乐团在延安成立,从中走出的贺绿汀、金紫光、李德伦等一大批音乐家,后来为中国交响音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Z7 F1 A3 b7 x5 Z& K3 ^4 W( n) a5 T$ a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乐团、中央广播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广播乐团等陆续成立,经编整、合并、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遍布全国的交响乐队伍,更留下了李焕之的《春节组曲》、马思聪的《山林之歌》《第二交响曲》、辛沪光的《嘎达梅林》、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以及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朱践耳的《节日序曲》、王西麟的《云南音诗》、吕其明的《红旗颂》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交响音乐经典。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交响乐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交响音乐作品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加上陈怡、陈其钢、郭文景、瞿小松、叶小纲等优秀作曲家和一批青年作曲家持续接力,交响乐队伍持续壮大。
3 q# r m& c* z! s0 _2 @: y7 w$ T F" {- H5 a9 q+ c0 a
新世纪以来,当西方作曲家的作品被频频搬演之时,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交响乐作品演出并不多,大多数人对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历史不太了解。业界人士认为,中国作曲家的作品难得有机会演出,已影响到青年人才的培养,交响乐的艺术普及教育工作也任重道远。已80岁高龄的作曲家施万春说:“中国的作曲人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演出自己的作品。近年来中国的交响乐事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地交响乐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却很少有机会听到中国作品的演出,这是个很大的遗憾。”) m2 S, r" f* m, j: C! h. x
# t) V6 O# @ w( p- m: m “通过历史的回望去感受中国交响乐的精神面貌,非常有意义” N r5 V" Q2 [( w4 {( V; z% j
- T2 _$ E \* ]5 H
“中国交响乐之春”可谓应运而生。2008年4月,国家大剧院开幕不久就策划推出了首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开始讲述有关中国交响乐的“春天的故事”。9 V8 q& k9 o% O4 _4 S! y" S7 p, r
" T2 T* r$ [3 a9 e# B 在随后每两年一届的“中国交响乐之春”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交响乐团都会在一个春天如期相聚。其中既有百年老团,也有新锐劲旅,同时又是各地的文化名片,曲目设计则兼顾西方名作、民族经典和现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期间,汤沐海、陈燮阳、陈佐湟、谭利华、俞峰、张艺、李心草等著名指挥家和吕思清、宁峰、朱亦兵、秦立巍、孙颖迪等明星演奏家纷纷加盟,活动举办得愈加成熟,影响也越来越大。除了音乐会演出,诸如“艺术家面对面”“经典艺术讲堂”及音乐研讨会等配套,给活动增添了许多看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