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79|回复: 0

[名家特写] 建水:建水小调成为“文化名片”

[复制链接]

7187

积分

9

听众

457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7187
应城明哥 发表于 2016-6-17 14: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南红河的建水,朝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陶瓷之一,滇南彝族四大腔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这座古城有着太多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更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小调”只是多年藏在深闺中,外人不太知道而已。" m+ e4 d) i( c( J! W' C

2 ^/ p- p; b7 w3 I; z2 Y6 U$ y  汉彝交融的结晶
# j0 Y3 x, X1 M0 O( |, f7 ^( N, m% M7 O0 d3 F% S" f: q. Y
  建水小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汉族小调的唱词格律,并结合建水彝族民间音乐的传统音调而成为特有的歌种。其唱词为汉语,句式押韵,篇幅长短不一。数百年的历史岁月里,建水小调一直是飘扬在彝汉人民心中的旗帜,是彝汉两族人民文化交融的结晶。节日庆典、庙会赶集、赶马路上,都能听到那永不停息的声音。有人从青年时代唱到白发苍苍,平常的事物,经他们一唱,就在刹那间容光焕发。& p1 ^/ O# e' k# s! r: ?& P, _" @

7 [2 ^% Q* u3 n- `& S5 w  “西庄坝子一窝雀,一起飞到石漄脚,要落要落又不落,不落不落又想落……”论名气,排名建水小调榜首的要数这首《西乡坝子一窝雀》。不仅因其朗朗上口,又因云南著名作词家蒋明初和作曲家万里、刘晓耕根据建水彝族民歌《西乡坝子一窝雀》小调创作改编了《一窝雀》歌曲,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亮相,建水小调因此备受瞩目。这首歌曲保留了原作的主旋律,并围绕原作进行延伸,加入现代作曲技法大胆创新,运用现代美学观念和环保现实意义重新创作并演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感,表现了一个美丽家园失而复得的场面。
, W4 L7 ]2 }4 Q# Z3 n
. G; T* i" s( h  《一窝雀》这部作品,用西洋式美声唱法演绎富有云南乡土气息的民族声乐作品,是一部中西合璧的佳作,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认可。影片《阿诗玛》中的插曲《一朵鲜花鲜又鲜》的主干旋律也是源自于建水小调《西乡坝子一窝雀》。5 I7 l+ M# f9 L/ e- R6 y0 E! x

8 H8 a4 p: h% k( w7 {* ~- L  “白天看庙,晚上听小调”' i# J1 p% q/ h- D" Y3 e

( S2 D" D8 l( ]+ R# P+ F" i0 ?  晚上八点,观看“建水小调”晚会的观众清一色是游客,其中不乏外国游客的身影。他们三五成群地坐着,看着演出开始之前暗淡的舞台。
5 |. a1 X  p9 ^
- F1 i" D  n3 U; D! u  变幻的灯光中,几个俊俏的女孩身着华美的民族服饰,走到舞台的中央,用哈尼语唱起开场歌曲《妥底玛依》(哈尼语,马樱花的意思,代表吉祥、幸福和美好的祝愿),清亮的歌声散到舞台的四周,顿时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d5 Q% u& g& M) ^8 R6 ?, Z

4 I2 i4 E6 Q7 @7 m6 K1 {) J$ V! s  有个节目,女孩们刚刚扯开嗓子,观众突然像被歌声镇住一般,人人屏息静听。他们听不懂女孩们唱的是什么,但优美的旋律和美妙的歌声令他们陶醉。歌声徐徐落下之后,观众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9 T" v. B4 }& @" m- `/ e0 z
4 o" R5 x; t) G1 p6 s' m1 \  f7 R
  “这是什么歌?”0 E8 i4 c( y6 G/ ]) j

1 f- s1 }) U) y6 o+ {/ A  “这就是建水小调呀!”主持人回答。
+ s  M( \1 C# I4 o1 C. I& x
" o5 X6 O- I8 r. B7 c  “建水小调”是整场演出的主题,其节目编排,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强烈的建水地方特色。有一个节目就叫《说建水》,通过小调和方言的形式,把建水的文物古迹、旅游景点、吃喝玩乐说了个遍。+ B! F0 n6 @  w% ]& [
& W9 E1 a5 J9 f' @4 s; x( i+ R
  从主持人讲解中我还得知,建水小调包括了滇南彝族的四大唱腔:“莎悠腔”“海菜腔”“五三腔”“四腔”(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建水地区又以“莎悠腔”最为流行。当人们把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俩的石屏“海菜腔”称为天籁之音的时候,同样动听的“莎悠腔”正在建水四处传唱。
' R1 [) ~/ |2 z: @* d# X8 a+ w) p+ v/ `  n, @
  都说建水人说话很好听,就像唱歌一样。建水小调则融合了说、唱和舞蹈的形式,有很多曲调,唱一段说一段,唱的时候动听,说的时候活泼,有比较好的演出效果。观众可能听不懂建水方言,但音乐是相通的。$ Z, |8 @( r- i* t

9 v/ C, ?5 \# L3 i  建水小调如同其他民间艺术,源自山村田野,盛于茶楼酒肆,至今仍然传唱不衰。于是外地人游建水、听小调便在情理之中,地道的建水方言,加上四弦、竹笛、二胡伴奏,说唱相间,歌舞互衬,建水小调就是这样的原汁原味。9 z/ y6 ~! C1 I8 s# N. n
' t" a  @, X4 J1 w# o' \* x
  短短一个小时的晚会,《四门调》开启古时临安城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采花调》《送郎调》讲述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这个小城好奇怪》告诉我“建水十八怪”,《出门调》《矿山谣》带我回到解放前建水人到个旧矿山的砂丁生活……曲目林林总总,上山有打杵歌,下田有栽秧调,居家过日子有数不胜数的生活小调,真可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7 W, \" m7 f7 T$ R9 B
5 y5 Y' v* @. d8 k( }  主持人还幽默地说,你如果有兴趣,下了舞台我还带你找一处上好的烧烤摊,烤上几块西门豆腐,唱一回《螃蟹调》《鲜花拳》,猜拳行令,唱调助兴,包你嘴巴和身心都过瘾!到时候你会感叹“无情不歌,情到深处才是歌”,确实如此,建水人还说:“不唱民歌干巴巴,就像吃菜没盐巴,三天不得唱调子,姑娘变成老大妈;不唱民歌干巴巴,就像春天没有花,天天都来唱小调,姑娘变成小娃娃”。
" }5 z% ?( T5 G1 a' u& _  h7 o6 w( ]3 \( X/ ?
  就这样,建水小调承载着建水人的情怀,彰显着建水人的胸襟,成为了建水人生活的元素,也成为建水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16 03:19 , Processed in 0.10791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